大学堂编书处章程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规定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规定。
书名。唐张九龄撰。二十卷。九龄郡望曲江,故以名集。宋后渐佚。明刻本多种,编次有异,内容大体相同,以成化本为宗,系丘濬从内阁抄出。《四部丛刊》即以南海潘氏所藏成化本影印。另题名有《曲江张先生文集》、《唐
一种导流或截流的水工建筑物。用长数米的木料绑扎成支架,多为三足鼎立状,插入河中。另在支架中部绑横木上加大石以抵御水流冲力。使用时常多个杩槎连结成长列。每个杩槎的两足在迎水面上铺小横木竹席之类,而后倾倒
1212—1239又译答石,一名查剌温。蒙古札刺儿氏。木华黎之孙。元太宗元年(1229),袭父孛鲁国王位。次年,金将武仙围潞州(今山西长治),奉命往援,遭金军夜袭,失潞州。旋从太宗攻金,收复潞州,守潼
索系暗器。镖之形可为三棱、五棱、七棱、圆锥等制。三棱最普遍,纯钢铸成,长五至七寸,重约九两,头尖锐圆阔,其尾有环,以绳索系之,绳长约二至三丈,另备一竹管长四寸可盈握,以穿绳抵镖,左手握绳端,右手握竹管
清末立宪派为促进清政府早日实现君主立宪而发起的政治运动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,次年七月正式宣布“预备仿行宪政”。资产阶级改良派表示欢迎,并分别成立上海预备立宪公会、湖北宪政
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之礼。因祭祀天地神祇之所设于郊外,故称郊祀。《诗·周颂·昊天有成命序》:“昊天有成命,郊祀天地也。”陈奂传疏:“序言天地,即所谓祀天圜立,祀地方立也。”秦代郊祀有白、青、黄、赤四帝之祠
亦称充军,即将犯人发军前效力。清制,分五等,一曰附近,发二千里;二曰近边,二千五百里;三曰边远,三千里;四曰极边;五曰烟瘴,俱四千里。各按五军道里表所定之地发配。
即“三礼科”。
官名。明永乐五年(1407)于四夷馆置。选国子监生充任,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。宣德后兼选官民子弟充任。经考试,通译者与官,不通者黜退。明初与乡、会试额科甲一体出身。后止为杂流。在馆者,升转皆为
北魏六镇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不浪东土城子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十八年(494),高祖于“己未,幸武川镇”。孝昌四年(528),改武川镇为神武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