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堂编书处章程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规定。
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制订。共计二十条。章程规定,按照中小学课程门目分类编纂课本,即经学、史学、地理、修身伦理、诸子、文章、诗学等课本,共计七门。对每门课本的主要内容、编纂宗旨原则、方法步骤均有明确规定。
西汉武帝置,为十三刺史部之一。东汉治陇县(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、宁夏、青海湟水流域,陕西定边、吴旗、凤县、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。建安十八年(213)并入雍州。三国魏文帝复置,移
北朝时代郡武川(今内蒙古武川西)人,字达摩。鲜卑族。若干惠之子。西魏大统末,袭父爵长乐郡公,妻丞相宇文泰女。历骠骑大将军、洛州刺史。北周建德二年(573),拜柱国。
官名。清内务府掌仪司果房主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,员二人,正九品。掌理供备祭祀、筵席果品及供应内廷食用果品之事。下设司果执事十二人,分办各项事务。
学官名。北宋始设。初为太学职事之一。仁宗时选差学生充任,神宗熙宁四年(1071)选上舍生分经为之,每经二人。熙宁末年,始正式命官充任,并仍参用学生,遂有命官学正与职事学正之别。命官学正三年一任,正九品
约1084—约1150宋温州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,字正仲,晚号湛然居士。大观进士。绍兴间,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。耿直敢言,不附权贵。时秦桧专政,欲命使金议地界,指政事堂曰:“归来可坐此。”他不答。又
清内蒙古部名。明内喀尔喀五部之一。天聪二年(1628)归附后金。顺治五年(1648)设左右两旗,隶昭乌达盟。嘉庆间两旗各有佐领十六。牧地约当今内蒙古扎鲁特旗。
秦国楼名。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(前311),张仪筑成都城,于城西南建楼,高百余尺,临山瞰江,名张仪楼。杜甫《石犀行》:“蜀人矜夸一千载,泛滥不及张仪楼。”
日本入唐学问僧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,天平五年)随遣唐使多治比广成使舶入唐,留居中土二十一年。曾于洛阳、长安就学,并与荣睿邀请、协助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。前后五次渡海失败。天宝十二载(753)第六次东
1640—1715清山东淄川(今淄博)人,字留仙,一字剑臣,别号柳泉居士,世称聊斋先生。顺治秀才,乡闱屡试不第,以教书为业,清贫茹苦。曾与友人组织郢中诗社。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始为贡生。著有《聊斋
812—854唐时回鹘阿布思族人。王庭凑次子。初为镇州右司马。太和八年(834),父死,军中推主军事,文宗授为成德军节度使。岁时献纳,效忠朝廷,一改父风。开成二年(837),娶寿安公主,加驸马都尉。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