夔东十三家
明末清初荆西川东地区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。清入关后,大顺军将领郝摇旗、刘体纯、袁宗第及李来亨等联明抗清,后受南明政权猜忌排挤,相继返归巴东荆襄地区。与姚黄军旧部、川中旧将王光兴、王光昌、谭文、谭诣、谭宏等合称夔东十三家军,坚持抗清。顺治十五年(1658),曾两次进攻重庆。康熙二年(1663),清廷集中川、陕、湖广三省兵力,大举围攻十三家军。经过一年多激烈战斗,十三家将领多英勇牺牲。次年,清军攻破茅麓山,李来亨全家自杀,十三家军余部退入陕南、四川山中,继续抗清。
明末清初荆西川东地区以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抗清队伍。清入关后,大顺军将领郝摇旗、刘体纯、袁宗第及李来亨等联明抗清,后受南明政权猜忌排挤,相继返归巴东荆襄地区。与姚黄军旧部、川中旧将王光兴、王光昌、谭文、谭诣、谭宏等合称夔东十三家军,坚持抗清。顺治十五年(1658),曾两次进攻重庆。康熙二年(1663),清廷集中川、陕、湖广三省兵力,大举围攻十三家军。经过一年多激烈战斗,十三家将领多英勇牺牲。次年,清军攻破茅麓山,李来亨全家自杀,十三家军余部退入陕南、四川山中,继续抗清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江州置。治浔阳县(今九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德安、都昌二县以北地区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江州。
亦称白艻子兵。宋土兵之一。成都府、梓州等路靠近少数民族地区诸州县拣选乡丁充任,给兵器。朝廷镇压少数民族反抗时,常以作向导。
书名。清梁章鉅撰。十卷。列梁氏一生师友二百六十五人。师有孟超然、纪昀、那彦成等三十三人,友有齐鲲、曾奋春、林春溥、林则徐、吴廷琛等二百三十二人。师以及门之先后为次,友以订交之先后为序,均作生平简介。有
官名。(1)司隶校尉所置僚佐诸从事泛称。汉代有都官、功曹、别驾、簿曹、兵曹、部郡国诸从事,秩百石。有掾、史之别。魏、晋增诸曹、武猛、督军等从事。(2)隋代司隶台属官。炀帝置,四十人,协助刺史巡察诸郡。
?—1534明保定新城(今属河北)人,字宗渊,号紫泉。成化进士。正德十三年(1518)以户部尚书总理仓场。次年改掌部事。十六年致仕。后卒于家。
官名。(1)西汉时中书谒者令之省称。(2)三国魏文帝黄初初年置,为中书省长官之一,与中书监皆三品,而班次略低。掌收纳奏章、草拟及发布皇帝诏令,权任甚重。三国吴亦置为中书长官,主草拟诏令。西晋沿置,三品
官名。宋神宗时,选择使臣,掌训练考核军士武技,称巡教使臣。数年后罢废。
?一前229战国时人。赵将。常驻守赵北边境,习射骑,谨烽火,甚得军心,曾大败匈奴,使其十余年不敢犯赵,又灭襜褴,破东胡,降林胡。赵王迁三年(前233),秦将桓攻赵赤丽、宜安(今河北石家
官名。宋仁宗皇祐四年(1052)以侬智高起义,置于广州、桂州,以本州知州兼任。其后,西南边帅多带此衔,以重其权。神宗熙宁五年(1072)又置于熙河、永兴、鄜延、环庆、秦凤、泾原等六路。后帅臣任河东、陕
简称三传。解释《春秋》的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