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司马迁

司马迁

前145或前135—?

西汉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南)人,字子长。少年时随父司马谈读书,并从董仲舒受学《春秋》,向孔安国问疑《尚书》。二十岁出游,历经长江、湘江、沅江、淮水、泗水、黄河等流域(今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南等省),沿途考察名胜古迹,访问历史遗事,调查社会风俗。后为郎中,曾随汉武帝出巡西北诸郡县(今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等省区)。元鼎六年(前111),奉命出使西南(今四川、云南)。元封元年(前110),父死,遗嘱继志著史。三年,任太史令,阅读皇室所藏典籍,开始搜集史料。太初元年(前104),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工作,与太中大夫公孙卿、壶遂、典星射姓、治历邓平、方士唐都、落下闳等数十人,共同制订了以正月为岁首的新历,名为“太初历”。此后即着手著史。天汉三年(前98),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,得罪入狱,受腐刑。太始元年(前96)出狱,任中书令。受刑之后,忍辱发愤,艰苦撰述。根据《尚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世本》、《战国策》等史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,官府所藏的典籍档案,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,终于写成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《史记》(原名《太史公书》),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其体例为以后著史者所遵循。卒后,《史记》藏于家,至汉宣帝时,始由其外孙杨恽公布于世。王莽时,求封其后裔为“史通子”。除《史记》外,其著作存于今者尚有《报任安书》、《素王妙论》、《悲士不遇赋》。

司马迁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甲微

    即“上甲微”。

  • 马曰璐

    清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,原籍安徽祁门。字佩兮,号半槎,又号南斋。国子生。候选知州。乾隆初,曾举博学鸿词,不赴。与兄曰琯并有诗名,时称“扬州二马”。家有藏书楼,藏书十余万卷,名著东南。著有《南斋集》,编

  • 儒生

    ①诵习儒家经义之士,亦称“儒者”、“儒士”、“诸生”。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叔孙通之降汉,从儒生弟子百余人。”《北史·儒林传》:“大选儒生,以为小学博士员四十人。”②汉代通经之士。《论衡·超奇》

  • 汪应辰

    1119—1176南宋信州玉山(今属江西)人,本名泽,字圣锡。绍兴五年(1135)进士第一。官至权户部侍郎兼侍讲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,后以端明殿学士知平江府,甚有政声。秦桧力主和议时,他上疏以“

  • 正开拆官

    吏名。南宋置,隶临安府开拆司,主管开拆司事,其下有副开拆官、下名开拆官。

  • 朔州

    ①北魏初置。治盛乐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包头市、准格尔旗以东,呼和浩特市以南,及和林格尔、清水河县以西的河套地区。《魏书·司马楚之传》:世祖时,“拜假节、侍中、镇西大将军、开府仪

  • 鸟嘴铳

    见“鸟铳”。

  • 至元译语

    即“蒙古译语”。

  • 窃盗赃

    罪名。唐律*六赃之一。指“潜形隐面”偷来的赃物。唐律规定,盗而未得者笞五十。得财一尺杖六十,一匹加一等(杖七十),五匹徒一年,每加五匹加一等,五十匹*加役流。

  • 韩洪

    隋河南新安人,字叔明。韩擒虎弟。少骁勇,善骑射,膂力过人。仕北周,以军功加上开府。隋初,进爵甘棠县公。开皇九年(589),授行军总管。从平陈,以功加柱国,拜蒋州刺史。转廉州。又以检校朔州总管、代州总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