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理
①刑狱官泛称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夫刑者,司理之官。”②官名略称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,改诸州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,简称司理。掌本州狱讼勘鞠之事。③明代推官别称。又作司李。
①刑狱官泛称。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夫刑者,司理之官。”②官名略称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,改诸州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,简称司理。掌本州狱讼勘鞠之事。③明代推官别称。又作司李。
明滁州(今属安徽)人。元末投朱元璋,授江南行中书省员外郎,掌机宜文字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升郎中,从大都督朱文正镇守南昌,退陈友谅军。历宣徽院使,福建、江西行省参政。卒于官。
一作布库里英雄。爱新觉罗氏。传说为天女佛库伦(一作佛古伦)在长白山东北布库里山下布尔瑚里池沐浴,吞下神鹊所衔朱果而生;一说生于黑龙江北岸布库里山下布尔瑚里池。后独乘舟行至长白山东南鄂谟辉之郊鄂多理城,
《越绝书》:阖闾“走犬长洲”。《汉书·枚乘传》:乘说吴王濞,“不如长洲之苑”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佩长洲之茂苑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长洲县,取长洲苑为名。苑在县西南七十里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引《吴地记》:“
见“四门博士”。
①明代盐课之一。向灶户所征之税。明制,灶户由官府提供生产资料,向国家办纳额盐。洪武初,依元朝旧额征课。洪武十三年(1380)定:灶户按丁产多寡,随地利有无办课。二十三年,两淮、两浙盐课按丁配额,每丁岁
382—402晋宗室。会稽王道子世子。隆安二年(398),为征讨都督,伐王恭,以功加散骑常侍、中书令,领中领军。三年,夺父权,自为扬州刺史。引树亲党,朝贵皆畏,性苛刻,骄奢淫暴,生杀由己。发浙东诸郡已
十六国时前秦苻坚谋大举攻东晋,下书征发诸州兵马。每十丁遣一兵,凡门在灼然,被征调者,称崇文义从。
一作合剌章、阿剌章、哈剌张。元代蒙古语“哈喇”意为“黑”,“章”可能是“爨”的对音。或泛指云南全境,或专指大理。蒙文碑铭及拉施都丁《史集》中的哈剌章行省,即云南行省,《马可波罗行纪》所载哈剌章州中的合
官名。唐乾元三年(760)置,隶秘书省司天台,一员,正六品上,为冬官正副贰,佐冬官正掌司四时。
约1603—1648明末清初山东曹州(今菏泽)人,字鹤洲(一作雀洲)。明天启间投军,以守备累官至总兵、左都督。崇祯末于山东、河南一带镇压农民军,军纪极坏。崇祯十七年(1644),为避清军,乃率兵大掠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