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仪令
官名。北齐置,为鸿胪寺司仪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隋初沿置,二员,从八品,大业三年(607)升正七品。唐代置一员,正八品下,掌凶礼丧葬之具。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为鸿胪寺司仪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隋初沿置,二员,从八品,大业三年(607)升正七品。唐代置一员,正八品下,掌凶礼丧葬之具。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
唐虢州卢氏(今属河南)人,本名忽峍。善左右射,弯弓百五十斤。隋末聚众攻剽城邑,人称忽峍贼。归唐,拜右光禄大夫。从平东都,授虢州刺史。入为右武候将军、右屯卫大将军。贞观七年(633),为龚州道行军总管,
?—1304元女真人,本姓蒲察,小字劳山。金末,其家徙济阴(今山东菏泽),后徙寿光。至元六年(1269),佥隶军籍,从攻宋襄阳,以功授益都新军千户。攻樊城有功,擢管军总管。复从伯颜取郢州,攻沙洋,升万
古星图。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。为彩绘壁画示意性星图。绘在墓室四壁上部和顶部。四壁上部绘有二十八星宿图,东北和西南壁上部分别绘有金乌、桂兔,分别表示太阳和月亮。在月亮边上画有一弯月,象
官府发给商人运销矾的专买凭证。由榷货务发放,商人持引赴矾场取货运销。南宋时,大引买矾一百斤,输引钱十二贯,另纳头子钱、市利钱、雇人工墨钱二百七十六文;每引加买二十斤,不纳头子等钱。中引买矾五十斤,小引
清雍正三年(1725)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。治今云南景谷县。属云南省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为散厅,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厅为县,1914年改名景谷县。
?—1857清湖北兴国(今阳新)人,亦名定山,字竹坡。道光武进士。由广西桂林营游击,升任贵州镇远镇总兵。道光三十年(1850)在湘镇压李元发起义。咸丰元年(1851)率贵州、云南兵将赴广西参加镇压太平
1872—1911清末湖南善化(今长沙)人,原名毓麟,字叔一,又字笃生。光绪进士。曾任湖南时务学堂教习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留学日本,与黄兴、陈天华等创办《游学译编》杂志,宣传民主革命。次年参加拒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机构,为礼仪房之属。设近侍十余人,专掌皇子、皇女剃发、留发、束发、整容等事。只掌具体事务。奏报文书,一应礼仪,则由礼仪房职掌。
在今河南睢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和四年(369),桓温伐燕,不克而还。燕兵慕容垂追之,及襄邑(今睢县),慕容德先“率劲骑四千伏于襄邑东涧中,与垂夹击桓温,大破之”,即此。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冬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设立。钱德培为总办,聘德国军官为总教习和教习。招收年在十三至二十岁、文理通顺、能知大义之聪颖子弟入学;学制三年,课程有兵法、绘图、舆地、地形、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