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炤
南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字见可,一字子熙。官右宣义郎、监成都府粮料院。绍兴三十年(1160),年几七十,犹好学不衰。尝竭十年之力,著有《资治通鉴释文》。
南宋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字见可,一字子熙。官右宣义郎、监成都府粮料院。绍兴三十年(1160),年几七十,犹好学不衰。尝竭十年之力,著有《资治通鉴释文》。
范(範)学校名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。招收本省学生二百三十名,西北各省、旗以及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东三省学生一百二十名,各省自费生五十名,共计四百名,分专修预科五班,简易二
清代黄河、运河等以官资修筑之堤坝。
报纸名。清宣统二年十二月十日(1911.1.10)在福州创刊。同盟会福建支部言论机关。张海珊、刘通先后主编。初因立宪党人林长民等参与合作,标揭“以发挥宪政精神,指陈地方利病为宗旨”,旋即倡言革命。福建
官名。北魏前期置。统兵,地位在都将之下。太和十七年(493)及二十三年职令均未载。
官署名。唐开元十二年(724)置北都(今山西太原)军器库,保管军械,二十五年废。北宋置军器什物库,简称军器库,掌贮军器什物,按籍颁发。元丰改制,隶卫尉寺。金置为军器监下属机构,掌甲胄兵仗,设使、副使领
见“各省官制通则”。
蒙古语,督查者之意。元官名。掌马驼草料供应分配,秩正三品。《元史·成宗纪四》:“孛可孙专治刍粟。”武宗时废,改立度支院掌其事,又改度支监。
182—249三国吴丹杨故鄣(今浙江安吉西北)人,字义封。本姓施。年十三,以甥过继朱治为子。与孙权同学。至权统事,历任余姚长、山阴令、临川太守、偏将军等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从攻关羽,与潘璋断羽退
五代时后梁太祖朱温治军极严,每有战役,主帅如没而不返者,其余皆斩之,谓之跋队斩。故士卒失主将者,多亡逸不归。
官署名。清代广西之铸钱局。康熙六年(1667)置局,雍正九年(1731)改今名。掌理本省鼓铸事宜。设监铸官一人,布政使于所属官内任便选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