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主
即皇太子。《汉书·史丹传》:元帝时,诏史丹以驸马都尉侍中护太子家,“丹之辅道副主,掩恶扬美,傅会善意”。
即皇太子。《汉书·史丹传》:元帝时,诏史丹以驸马都尉侍中护太子家,“丹之辅道副主,掩恶扬美,傅会善意”。
?—399东晋梁国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字茂度。谢安侄。累迁侍中,为孝武帝近臣。后出为吴兴太守。隆安三年(399),为孙恩部将执杀。
《左传》宣公十二年(前597):“晋师在敖、鄗之间。”杜预注:“敖、鄗二山在荧阳县西北。”在今河南荥阳市境。
即“少尹(3)”。
约1609—1666清江苏溧阳人,字章民,号匡庵。回族。顺治进士。授修撰,迁侍读。工书画,著有《匡庵集》、《方山集》,存诗八百余首、文一百多篇。另著有《十三经汇解》、《理学渊源录》、《华阳游志》等。
星名。亦称杓星。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;是大熊星座最为显著的亮星,即α、β、γ、δ、ε、ξ和η星,中名分别为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和瑶光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北斗七星,所谓旋玑玉衡,以齐
宋代主管官员带“提点”衔各机构简称。如提点在京寺务所、提点中太一宫所、提点建隆观所等。
清末四川黔江县(今属重庆)土家、汉族人民反教会斗争。同治十二年(1838)七月,法国主教范若瑟(Eugene Jean Claude Desfleches,1814—1887)密遣教士潜赴黔江,与先至
?—937五代时幽州(治今北京西南)人,原名行实。少事刘守文、守光兄弟,为幽州军校。后降李存勗,赐姓名李绍斌。后唐同光三年(925)任卢龙节度使,镇幽州。明宗时复姓赵,赐名德钧,封北平王。后纳款于契丹
又译阿黑赤,蒙古语。 《元朝秘史》汉译作“管骟马的”。为蒙元时怯薛执事之一。《元史·舆服志》:“圉人,……国语曰阿塔赤。”
335—357十六国时前秦国君。公元355—357年在位。字长生。氐族。苻健第三子。皇始五年(355)继帝位,改元寿光。在位期间,擅杀无辜,残害百姓,酗酒不问政事。寿光三年(357)被苻坚、苻法等率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