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刘因

刘因

1249—1293

宋末元初容城(今河北徐水)人,字梦吉,一字梦骥,自号静修。家世儒宗。入元,与许衡并为“元北方两大儒”。至元十九年(1282),应召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,旋辞归。二十八年,复诏以集贤学士、嘉议大夫,称疾固辞。以授徒终生。得南儒赵复所传程朱理学,读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邵雍、朱熹、吕祖谦等人之书。尤服膺朱熹,谓朱“极其大,尽其精,而贯之以正也”。又谓研读宋儒之学,当从六经、汉唐传疏入门,方可“始终原委,推索究竟”,不致“穿凿”。提出“诗、书、春秋皆史”之说。著作有《静修先生文集》,系元人所辑。明万历时方义壮又增佚篇为《刘静修先生集》。

刘因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事郎

    官名。三国魏于中书监、令之外,又置通事郎,掌呈奏,黄门郎签署文件后由通事郎署名,为帝省读、书可。魏明帝时改为中书侍郎,五品。高贵乡公时改为通事都尉、通事侍郎。吴、蜀称中书郎。西晋初仍为中书侍郎,置四员

  • 抽盐厂

    明代抽收盐税机构。成化初,都御史韩雍设于肇庆、梧州和清远、南雄等州县行盐要冲之地,抽银以接济两广军饷。官盐一引抽银五分,商人所带余盐,一引抽一钱。正德十四年(1519)增至一钱五分,致引目积滞,私盐通

  • 朔方备乘札记

    书名。清李文田撰。一卷。原是读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时的批注,多属从音转上旁引史乘辨驳何书的错误,如辨证何书“孙可勒河”即《元秘史》之“桑枯河”,“末腻”即《宋史·外国传》之“摩尼”;“黑林”、“尼扑处”

  • 枢密直学士

    官名。简称“枢直”。五代后唐同光元年(923),改直崇政院置,选有政术文学者充任。宋初置为皇帝侍从,备顾问应对。元丰改制,定为正三品。政和四年(1114),改为述古殿直学士。南宋建炎二年(1128)复

  • 雁行阵

    军阵名。队列如大雁飞行,作人字形,两翼逐次展开,有利于发挥弓弩之威力。《孙膑兵法·十阵》:“雁行之阵者,所以接射也。”“接射”即逐次进行射击。

  • 南岐州

    北魏孝昌中置。治梁泉县(今凤县东北凤州镇),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、留坝县及甘肃两当县、成县、徽县等地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为凤州。

  • 赵祯

    即“宋仁宗”。

  • 迟昭平

    新莽末平原(治今山东平原南)人。农民起义女首领。有才艺。地皇二年(21)聚众数千人起义反莽。

  • 都社正

    南宋忠义巡社职名。建炎元年(1127),立诸路州府忠义巡社之法,令民自相团结。每十人为一甲,设甲长一人;每五甲为一队,设队长一人;每四队为一部,设部长一人;每五部为一社,设社长、副社长各一人;每五社为

  • 琅邪山

    ①在今山东东部胶南市南境。面临黄海,下有港湾。前219年,秦始皇东游登此,建琅邪台和石碑。②一作琅琊山。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。相传东晋琅邪王司马睿(元帝)避难于此得名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一说晋伐吴,命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