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乐堂
明代宫女、内官无亲属者,死后焚化之所。置宦官数人经管。堂址在北京西直门外。
明代宫女、内官无亲属者,死后焚化之所。置宦官数人经管。堂址在北京西直门外。
1518—1588明苏州常熟(今属江苏)人,字廷裸,号雨亭。嘉靖进士。授江西永丰知县,迁刑科左给事中。隆庆时谪为洛川县丞。万历中官至刑部左侍郎。著有《济美堂集》。陈瓒
宋建州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字耆卿。原名三变,字景庄,排行第七,世称柳七。景祐进士。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亦称柳屯田。喜作歌词,常和乐工合作。怀才不遇,多牢骚,放荡不羁。卒于润州。所作多抒羁旅行役之情
农田用水法规。汉代召信臣制定。《汉书·召信臣传》:“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,刻石立于田畔。”根据对水需求情况,按轻重缓急,对用水加以约束,并刻石立于田畔,以达“以广溉田”的目的和防止因用水而引起的纠纷。
厗当作虒,见“虒奚县”。
见“叶”。
南宋时广南东、西路输纳身丁钱,身未成丁,州县便行科纳,谓之挂丁钱。
简称正印。明清对地方各级长官统称。如布政使、知府、知县等。以其主管一级政府政务,有僚属,且所用印为正方形,故名。
元福州罗源(今属福建)人,字宗起。至治进士。授黄岩州同知,迁铅山知州,因打击豪强,政声大著。至正八年(1348),擢道州路总管。以老致仕,终于家。
官名。东汉初年,省诸郡都尉。安帝永初四年(110),因羌人起义,三辅有陵园之守,乃复置扶风都尉。与京兆虎牙都尉并称二营。秩比二千石。
在今甘肃徽县东南嘉陵江畔,为关中、汉中通往四川盆地要隘。南宋绍兴四年(1134)吴玠、吴璘大败金兵于此,金兵从此不敢窥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