冯谖
一作冯煖、冯驩。战国时齐国人。家贫无以为生,寄于孟尝君门下为食客。自言于孟尝君无好无能,遭人轻贱。后以食无鱼,出无车,无以为家,三次倚柱弹剑而歌,孟尝君皆允其所求。曾为孟尝君收债于薛(今山东滕州东南),得息钱十万,乃召薛民欠债者合券,矫命尽焚其券,债民大喜,为孟尝君沾名钓誉。后齐湣王信谗言,罢孟尝君相,使归于薛,薛民扶老携幼迎于道中。他又替孟尝君游说于魏,使魏王礼聘孟尝君,齐湣王恐孟尝君背齐赴魏,复其相位。此后孟尝君为相无微细之祸,皆冯谖之力。
一作冯煖、冯驩。战国时齐国人。家贫无以为生,寄于孟尝君门下为食客。自言于孟尝君无好无能,遭人轻贱。后以食无鱼,出无车,无以为家,三次倚柱弹剑而歌,孟尝君皆允其所求。曾为孟尝君收债于薛(今山东滕州东南),得息钱十万,乃召薛民欠债者合券,矫命尽焚其券,债民大喜,为孟尝君沾名钓誉。后齐湣王信谗言,罢孟尝君相,使归于薛,薛民扶老携幼迎于道中。他又替孟尝君游说于魏,使魏王礼聘孟尝君,齐湣王恐孟尝君背齐赴魏,复其相位。此后孟尝君为相无微细之祸,皆冯谖之力。
地名。位于今广西都安北部,瑶族聚居区之一。据传,当地瑶族原住宜山龙头一带,因土官将土地全部霸占,被迫迁徙于此。后因瑶人猎得一野羊,被土官爪牙夺去,土官以羊肉味美,规定该地瑶民每年贡献野羊三只,若无野羊
罪名。控告人罪而故意增加赃数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“甲盗羊,乙知,即端告曰甲盗牛,问乙为诬人? 且为告不审? 当为告盗加赃。”
1818—1887清湖南新宁人,字子默,号荫渠。拔贡出身。咸丰二年(1852)随江忠源等堵击太平军,后编入湘军。六年援赣,攻陷袁州(今宜春)、临江(今樟树)等地。九年追击石达开于宝庆(今邵阳)、庆远(
1111—1176南宋普州(治今四川安岳)人,字韶美。绍兴进士。擢第十年,始受任蓬溪县尉。绍兴末,迁秘书丞、礼部员外郎。所草笺奏,以典雅称。孝宗时,迁兵部侍郎兼侍讲。在朝十年,每归,即匿车骑,闭门户。
?—898唐末光州固始(今属河南)人,字信臣。初为县佐吏。王绪攻陷县城,召置军中,署为军正。光启元年(885),随绪至漳州,与诸将囚绪。绪死,自为帅。次年,攻取泉州,唐任为刺史。景福二年(893),攻
即“马庆祥”。
书名。清刘典撰。二卷。咸丰六年(1856)刘氏以诸生投罗泽南军,罗氏死,复从左宗棠军,与太平军、捻军、回民军作战,官至甘陕军务帮办。是编即记其从军始末。起咸丰五年冬,迄同治末年西北回民起义被镇压。记叙
唐都督府之一。武德元年(618)于益州置总管府,三年罢总管府,置西南道行台,九年罢行台,置都督府,督益、绵、简、嘉、陵、雅、眉、濛、犍、邛十州,并督巂、南宁、会三州都督府。贞观十年(636)督益、绵、
唐时尚书省制定的全国绫绢米麦统一价格。亦称虚估。两税法实施一段时期后,“货轻钱重,民所出已倍其初”,迫使百姓逃移。朝廷为了防止地方官以实估征税,加重纳税者的负担,尚书省根据全国各地物价情况,将绫绢米麦
汉、晋、南朝时期称今云南西洱河为叶榆水。源出今剑川县南罢谷山,南流积潴而成叶榆泽,又东南入今漾濞江。古人不明叶榆水源流,故《水经》及《水经注》记载此水多有错误,如《水经注》说它自叶榆县东南至滇池,再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