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军咨府

军咨府

官署名。宣统三年(1911)改军咨处置,为陆海军总参谋部。设军咨大臣二人,主掌府事,以亲王、郡王、贝勒、贝子、公或从一品陆军正都统充,特简。下辖六厅二局:总务厅,综领本府人员考工、秘书、会计众务,以军咨使二人领之。第一厅,掌军事计划及参谋官、陆军大学堂事。第二厅,掌各国牒报、战法研究及派遣驻外武官、调查员等事。第三厅,掌水陆交通、电信、邮政。第四厅,掌军事测绘、制图等事。第五厅,掌编纂战史、战纪、地理、地志及陆军文库。每厅设厅长一人领之,下辖二至五科不等。二局为军事官报局、测地局。清亡,民国改参谋本部,军咨大臣改参谋总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刑书要制

    法典名。北周武帝建德六年(577)颁行,用以督察奸宄。规定凡持杖偷盗一匹以上,不持杖偷盗五匹以上,监临主掌自盗二十匹以上,小盗及诈伪请官物三十匹以上,党正、里长隐五户及十丁以上、隐地三顷以上者皆处死刑

  • 财政公所

    官署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,清政府为清理各省财政,饬令各省出纳款目除盐粮及关税外,统归藩司经管,遂设立财政公所,通盘筹划全省财政。所内设科办事,各省财务公所设科数目与名称不尽一致,大体有总务科、田

  • 伊犁交涉

    沙俄通过《中俄北京条约》和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后,又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机,于清同治十年(1871)五月初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。清政府向沙俄索还,沙俄许诺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等城后即

  • 凫山

    在山东邹城市西南。以山形如凫飞得名。 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“保有凫、峄”,即此。

  • 侍讲

    官名。侍从皇帝、皇太子讲授经义。《后汉书·郅郓传》:“授皇太子《韩诗》,侍讲殿中。”又《朱穆传》:“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。”时仅侍从皇帝、太子,讲授经义。三国后正式置官。多以明经博学者充任,不常置

  • 京畿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末、东魏、北齐置。统领京畿军士,为京都最高军事长官。东魏迁都邺城后,权势尤甚,孝静帝时,罢六州大都督,其事务由京畿府管辖。北齐时多任用宗室诸王。在宫廷政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高演、高湛杀废

  • 韦游沟

    水渠名。又名韦游沟渎。在唐淮南道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东北)东南二里。开元中,县丞韦尹开。引江水至城郭十五里,溉田五百顷。贞元十六年(800),县令游重彦重修,民享其利,因以二人之姓而名沟。

  • 陆瑁

    ?—239三国时吴郡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字子璋。陆逊弟。少好学,以义行见称。州郡辟举,皆不就。吴大帝黄武二年(223),选曹尚书暨艳整顿三署官吏,颇扬人之失以显其贬抑得当,乃与艳书以为用人应弃其瑕疵

  • 云南独立

    见“云南重九起义”。

  • 黄侃

    1886—1935湖北蕲春人,字季刚,别署信川、病禅、量守居士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肄业湖北文普通学堂,后东渡日本,师事章太炎,致力于音韵训诂之学,并加入同盟会,在《民报》撰文鼓吹排满。后参加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