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省
①儒家用语。一种内心自我省察之修养方法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曰: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。”郑玄注:“疚,病也。君子自省,身无愆病。”认为通过内心自我省察,可以使其平日所为,无愧于心。②官署别称。设在宫禁内的官署,称内省。侍中省有上省、下省,上省在禁中,故又称内省。南朝梁尚书为外朝官,则称门下省为内省。宋代作为内侍省之省称。③官署名。北宋初置,掌宫中内职。太宗时改为*尚书内省。
①儒家用语。一种内心自我省察之修养方法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曰: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。”郑玄注:“疚,病也。君子自省,身无愆病。”认为通过内心自我省察,可以使其平日所为,无愧于心。②官署别称。设在宫禁内的官署,称内省。侍中省有上省、下省,上省在禁中,故又称内省。南朝梁尚书为外朝官,则称门下省为内省。宋代作为内侍省之省称。③官署名。北宋初置,掌宫中内职。太宗时改为*尚书内省。
182—252即孙权。三国时吴国创建者。公元229—252年在位。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,字仲谋。孙策弟。东汉末,郡察孝廉,州举茂才,行奉义校尉。建安五年(200),策死,继有其兄所据江东五郡,被曹
书名。清“有心时事人”辑。三册。凡《圣朝圣事》、《中法传略》、《中安法和战曲直记》三篇。辑录中法战争期间谕旨、和约、照会、奏疏等。其末篇录光绪十年(1884)四月至八月军报,内载中外报纸新闻。采摘详审
地名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北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),孙恩破上虞,进及邢浦,会稽太守谢琰遣参军刘宣之击破之,孙恩撤退;未几,复进军邢浦,官军失利,即此。
在今河南卢氏县东。《宋书·柳元景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伐魏,后军外兵参军庞季明入卢氏,“进达高门木城”,即此。
藏语的音译。清代西藏边界外的一部落,又指该部所居住的地区。该部头人每年向达赖喇嘛、班禅额尔德尼致书问候,在达赖喇嘛六世在位期间与西藏关系十分密切。乾隆四十七年(1782),为廓尔喀所并。五十七年清军入
十六国时高昌僧职名。即新疆吐鲁番北凉文书中所见佛寺寺主。北凉称佛寺为祠,属郡县户曹管辖。晋代早期佛教徒斋谶取法祠祀,故称。祠主之下有祠吏、维那、法师、道人等。
官名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于中、左、右、前、后五军断事司分置,每司设一人,正七品,分理军中刑狱。建文中革。
官署名。北宋置,掌京城大寺建筑修缮。设提点一人,以内侍充任;监官一人,以三班使臣充任。初隶开封府,熙宁八年(1075)改隶三司。元丰改制,改隶入内内侍省。哲宗时,又拨归鸿胪寺。
书名。清江忠源撰。收录江忠源所著有关调兵、练兵奏疏以及古今体诗八十五首。后附江忠源行状、碑文、墓表、祭文等。有同治三年(1864)刊本。
697—763唐河南(治今河南洛阳)人,字次律。少好学,以荫补弘文生。开元中,任监察御史。 以失职贬外任,有治绩。复从玄宗奔蜀,擢文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。寻奉命至灵武(今属宁夏),送传国玺及册命,肃宗器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