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务府三旗
或称包衣三旗,简称内府三旗。清代上三旗(镶黄、正黄、正白)包衣隶属于内务府的专称。顺治初,内府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改隶内务府总管。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。雍正元年(1723)仍隶内务府总管,终清不变。其所属有康熙十六年(1677)所设骁骑营、雍正元年(1723)所设护军营、乾隆十三年(1748)所设前锋营,担负紫禁城的宿卫和各处行宫的扈从。盛京(沈阳)设布特哈总管等,统辖打牲兵丁,专司采捕诸役。
或称包衣三旗,简称内府三旗。清代上三旗(镶黄、正黄、正白)包衣隶属于内务府的专称。顺治初,内府三旗隶领侍卫内大臣。康熙十三年(1674)改隶内务府总管。三十四年又隶领侍卫内大臣。雍正元年(1723)仍隶内务府总管,终清不变。其所属有康熙十六年(1677)所设骁骑营、雍正元年(1723)所设护军营、乾隆十三年(1748)所设前锋营,担负紫禁城的宿卫和各处行宫的扈从。盛京(沈阳)设布特哈总管等,统辖打牲兵丁,专司采捕诸役。
即“塔塔儿”。
又名毛线绣。系用各种颜色的优质毛线,将图案绣制在坚硬、特制的网眼布(钢丝布)上而成。中国的毛线织绣,西汉时期已由新疆流传到中原等地,多为坐垫、褡裢等生活用品。将彩色毛线绣在有网眼的钢丝布上的绒绣,二十
即“蒍掩”。
官署名。辽设于各路,统领本路兵马。设兵马都总管、副都总管,通常由诸京留守、府尹等兼。金天德二年(1150)改兵马都部署司置,设都总管、同知都总管、副都总管,掌统本路兵马甲仗。
?—715唐岭南潮州(今广东潮安)人。畲族。景龙二年(708)与雷万兴等在潮州起义抗唐。屡与陈元光所领之唐军作战。景云二年(711)追陈元光至绥安(今福建漳浦一带),将其刺死。开元三年(715)为陈元
金代封爵。正大三年(1226),张惠受封。
春秋时期秦国都城遗址。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城南关外。1959年起调查试掘。遗址东西长约4.5公里,南北宽约2公里,已发现宽15米、深3米的夯土墙基两段共1875米。遗址内建筑台基密布,出土遗物有石、铜质生
在今越南清化省东境。明永乐中,张辅败陈季扩之党阮朔于九真州月常江,即此。
官名。清代道录司主官。掌天下道教之事。天聪五年(1631)设,一人,由道官带原品衔充任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定制,兼正一等衔。
书名。又名《剿定新疆记》。清魏光焘撰。八卷。前四卷为武功记,叙述同治三年(1864)新疆库车起义至光绪九年(1883)新疆委署道厅州县官吏之史实;后四卷分述粮饷、归地、置省、善后诸务。为研究新疆近代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