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安运河
即“灵渠”。
即“灵渠”。
官署名。唐贞观十三年(639)置,显庆元年(656)置学生二十人,上元二年(675)改为崇文馆。
外商企业。清光绪十四年(1888)由日、英、美、德四国商人合资创办。资本七万五千两。次年开工,有轧花机三十二部。二十八年停业。
满语音译。意为哨所。清代在北部边境线内侧设卡伦(哨所),共分三层,最外层为“添设卡伦”。为加强防范,清政府有时在添设卡伦以外临时增添哨所,称布申克。参见“卡伦(1)”。
又称西青蛮。宋代成都府路羌人之一。分布在今四川汉源县一带。乾道九年(1173),深入黎州,地方有司引诱邛部蛮击败之。嘉定元年(1208)其首领蓄卜与青羌联合,渡河掳掠,统领王光世屯兵不敢进,至八年始受
书名。清皮锡瑞撰。以经学流派为中心概述上起两汉下迄清代二千余年之经学通史,对经今古文学,鲁学、齐学、郑学、王学、南学、北学、宋学、汉学的发生演变与利弊得失均有评论。崇尚今文学,宣传“孔教救国”、“六经
官名。或称提点医药饭食、提点医药饮食。南宋三衙长官、都统制、招讨使、招抚处置使等属官,分督医人,主管军队药食,而不预谋画。
406—477南朝宋吴兴东迁(今浙江湖州东)人,字元德。道士。幼习儒书,旁究象纬。早年弃家修道,好方外游。后隐庐山,专精教法。泰始三年(467)奉命赴建康,居崇虚馆广收道经,辨别真伪,集经戒、方药、符
清光绪帝宣示变法大计的诏书。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(1898.6.11)颁布。主要内容有三:(1)时局阽危,国势衰弱,若仍一意墨守旧章,徒蹈宋、明积习,则于时政毫无裨益,急宜大开风气,练兵兴学。(2
官署名。简称虞衡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主事四人。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亦置郎中一人,主事二人。掌理采捕山泽鸟兽之肉、皮革、骨角、羽毛等物,并司制造军装
金济南(今属山东)人,字清淑。北宋末进士。刘豫降金,建齐国,任中书舍人,上《初政录》十五篇。后任尚书左丞,兼门下侍郎。谏止行什一税以减民困。齐废,金梁王宗弼领行台省事,为官属,又请求减税三分之一。大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