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六等黜陟法

六等黜陟法

明清对府、州、县学生员岁考进行分等奖罚办法。明制,岁考生员,依成绩分六等。一等前列者,视廪膳生有缺,依次充补,其次补增广生;一二等皆给赏;三等如常;四等挞责;五等则廪生、增生递降一等,附生降为青衣;六等黜革。清沿明制,然更繁密。岁试文理平通者列一等,文理亦通者列二等,文理略通者列三等,文理有疵者列四等,文理荒谬者列五等,文理不通者列六等。考列一等者,增生、附生、青衣、发社者俱可补廪生;无廪缺,则附生以下补增生;无增缺,则青衣以下复为附生;各候廪,原降等的廪、增生,俱恢复。二等,增生补廪生,附生以下补增生;原降为增生的廪生,降为附生的增生俱可恢复廪生、增生。三等,停廪者收复候廪,增生降附生者许收复,青衣、发社者复为附生。四等,廪生停饩,增生以下俱扑责。五等,廪生降增生,增生降附生,附生降青衣,青衣发社,原发社者黜为民。六等,廪生十年以上者发社,六年以上及增生十年以上者发本处为吏,余黜为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国

    古国名。*昭武九姓之一。北魏时称者舌,隋唐时始称石国,亦作赭支、柘支、柘折、赭时。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。见《北史》、《隋书》、《新唐书》之《西域传》。国王石姓,治柘折城。俗信祆教。民以农为主

  • 稍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掌井田出车徒的政令。

  • 大匠卿

    官名。南朝齐以将作大匠、太仆、大鸿胪为三卿,故称将作大匠为大匠卿。梁天监七年(508)置十二卿,正式改将作大匠为大匠卿,属秋卿,位十班。掌宫庙土木之工及道旁植树。其官署称匠作寺,所属有左、右校诸署。陈

  • 拍鼓

    即“腰鼓”。

  • 副钤辖

    官名。宋代钤辖司副长官。北宋时,知州若兼任本州钤辖,则以武臣一员为其副职。南宋因之,又改诸路都监为副钤辖。佐钤辖掌兵马之事。

  • 陈三立

    1852—1937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字伯严,室名散原精舍。清光绪进士。官吏部主事。曾列名上海强学会。戊戌维新运动时期,与黄遵宪、江标等助其父陈宝箴在湖南推行变法新政,特荐梁启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

  • 瑕丘县

    春秋鲁瑕丘邑,秦置县。治今山东兖州市东北。属薛郡。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)封鲁恭王子政为瑕丘侯于此。后改为县。汉、魏属山阳郡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)复置。移治今兖州市。隋唐为兖州治。北宋大观四

  • 明公

    官名俗称。东汉及魏晋时常称宰辅及地方州牧为明公。

  • 窦广国

    ?—前150西汉信都观津(今河北武邑东南)人,字少君。文帝窦皇后弟。幼时家贫,被人辗转略卖,为主家入山作炭。后至长安,与窦皇后相认,遂得厚赐田宅金钱。大臣周勃等以吕氏之乱为戒,乃选有节行之长者为其师傅

  • 四明

    明州、庆元府、庆元路、宁波府的别称。以境内四明山得名。如宋有《乾道四明图经》、《宝庆四明志》、《开庆四明续志》,元有《延祐四明志》、《至正四明续志》,清有包旭章《四明志补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