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儿忽真隘
又译巴儿忽真脱窟木。元地名。脱窟木,意为洼地。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之东巴尔古津河下游谷地。
又译巴儿忽真脱窟木。元地名。脱窟木,意为洼地。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之东巴尔古津河下游谷地。
宋检正中书吏房公事的简称。
新莽年号(14—19)。凡六年。
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(1902.4.29)清政府与英国订于北京。在保留英国驻军等特权的前提下,英国将在八国联军之役中占领的京津、津榆并续筑至通州、正阳门及永定门内各铁路交还中国。
书名。清何秋涛撰。三卷。书成于道光二十九年(1849)。《周书·王会》自晋孔晁、宋王应麟之后,少有注释。清乾隆、嘉庆时期虽有继起校正者,多详于字句考辨,何氏以王应麟补注为底本,兼取众家之长,增采音义,
即“钦定剿平捻匪方略”。
官名。西汉文帝始置,二人,后增为三人,秩千石,丞相府高级僚属,协助署理相府诸曹事,可出席朝议,参与重大案件会审,奉诏干预地方事务。哀帝后至东汉,改大司徒长史、司徒长史。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丞相权位极重,
官名。金代设于掖庭局、太后两宫,掌库藏财货出入之事,秩从八品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设太史令等官七员,掌天文历数。至大元年(1308)升令为从二品,设官十员。延祐三年(1316)升令正二品,设官十五员。后定置院使为长官,员五人,下设同知、佥院、
清满洲镶白旗人,索卓罗氏,字艺棠。同治进士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)任陕西陕安道。后历任江西按察使、江苏巡抚、漕运总督等职。三十二年任山西巡抚。次年调任陕西,贪婪卑劣。武昌起义后以病免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长史”。清制,亲王、世子、郡王、长子各府置。掌董帅府僚,纪纲众务。秩从三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