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儒考略
书名。明冯从吾撰。四卷。记元代学者八十二人,每人一传。大抵以《元史·儒学传》为主,旁采其他志乘,根据学术成就大小,有大笔特书者,亦有简记附传者。元儒讲学著作,极少传世,亦无汇集诸家明其传授之著作。作者搜集资料,勒成本书,可略见元代学术梗概。然体例颇丛杂,名姓往往乖舛,系严谨不足疏于校雠所致。
书名。明冯从吾撰。四卷。记元代学者八十二人,每人一传。大抵以《元史·儒学传》为主,旁采其他志乘,根据学术成就大小,有大笔特书者,亦有简记附传者。元儒讲学著作,极少传世,亦无汇集诸家明其传授之著作。作者搜集资料,勒成本书,可略见元代学术梗概。然体例颇丛杂,名姓往往乖舛,系严谨不足疏于校雠所致。
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北伐契丹收复关南地于瓦桥关置。治归义县(北宋改名归信县,今雄县)。宋代辖境相当今河北雄县、容城县地。属河北东路。金属中都路。元属保定路。明洪武七年(1374)降为县。属保定府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官氏志》:太和十五年(491),“又置司空、主客、太仓、库部、都牧、太乐、虞曹、官舆、覆育少卿官”。十七年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即“食疗本草”。
官署合称。(1)东晋有吏部、祠部、五兵、左民、度支五尚书,各为一省,合称尚书五省。(2)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及北魏以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、秘书省、集书省为五省。(3)隋文帝时指尚书省、门下省、内史省、
官名。战国秦置,主铁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“大(太)官、右府、左府、右采铁、左采铁课殿,貲啬夫一盾。”
?—1838清新疆色勒库尔(今塔什库尔干)人。塔吉克族。幼年家贫为奴,因名“库尔察克”(奴隶)。后任六品伊什罕伯克。道光十年(1830)浩罕兵入侵,因抗敌有功晋四品衔阿奇木伯克。十五年,又击败浩罕侵犯
清代觉罗皇族的户籍册。清制,觉罗出生子女,报宗人府登载于上,写明出生年、月、日,嫡庶次第,名姓,生母姓氏,由各旗呈单报送。如将抚养异姓捏报己子,或迟误不报,报不以实者,皆按律治罪。该册用满、汉两种文字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属官,掌内府库中的金银玉帛等物,正三命。下设内府中士以佐之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地名。一作幕谷。在今陕西乾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建中四年(783),朱泚围奉天,灵武留后杜希全等入援奉天,上“命希全等自漠谷进”,为朱泚所败,即此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载师司长官,掌封邑的划分,管理全国农、牧、盐业生产及赋役的征发。下设小载师下大夫、小载师上士以佐其职,领司封中士、司农上士、司均上士、司赋上士、司役上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