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佛性

佛性

梵文Buddhata的音、意合译。佛教名词。“佛”者,觉悟之谓,指众生所具有的觉悟之性,故名。小乘不认为众生可以成佛;大乘则以宣传众生可以成佛为目的。《大涅槃经》二十七:“一切众生,悉有佛性,如来常住,无有变易。”中国东晋、南北朝时期,佛教学者对佛性提出种种见解,东晋竺道生认为,佛性为众生本有之性,一阐提人(指丧尽善根者)是众生而非木石,其有佛性乃理之必然。此论曾引起长期争辩。隋唐间吉藏和湛然进而提出“无情有性”,认为即使没有“情识”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亦皆具有“佛性”(《大乘玄论》卷三),视“佛性”为永恒的精神实体,故又称“真如佛性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卫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咸熙二年(265),司马炎分中卫将军为左、右卫将军。掌佽飞虎贲及前驱、由基、强弩三部司马,属下还有虎贲、羽林、上骑、异力、命中虎贲等五部督,负责宫禁宿卫。西晋初,属中军将军,后属领军将军(

  • 金鼓

    ①作战指挥工具。鸣金为退兵号令,击鼓为进攻号令。金指青铜制的铙、铎、钟、錞于等。《周礼·地官·鼓人》:“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,以节声乐,以和军旅,以正田役。”《尉缭子·制谈》:“金鼓所指,则百人尽斗。”

  • 西藏王臣记

    书名。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撰。木刻本一百十三叶。明崇祯十六年(1643)成书。作者为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领袖,在清廷支持下主管西藏政教。学识渊博,著述甚丰,有《五世达赖全集》传世。本书乃收入全集或单行的关

  • 野蛮

    即“裸形蛮”。

  • 许攸

    东汉末南阳(治今河南南阳)人,字子远。少与袁绍及曹操善。中平五年(188),冀州刺史王芬谋以兵诛宦官,废灵帝,立合肥侯。他参与其事,未成。初平中,随袁绍在冀州。官渡之战,谏绍勿与曹操相攻,绍不听,乃知

  • 海丰县

    东晋置。即今广东海丰市。历属东官郡、龙川郡、循州、祯州、惠州、惠州路及惠州府。宋有灵溪、杨安、劳谢三锡场,古龙、石桥二盐场。

  • 中贵

    指为君王所宠信的宦官,与中贵人同。

  • 万承州

    唐置。治今广西大新县东北。属邕州羁縻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辖境相当今大新县东北地区。1929年改置万承县。1951年与养利、雷平二县合并,改置大新县。

  • ①指治病。《周礼·天官·医师》:“聚毒药以共医事。”②古代饮料名。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:“辨四饮之物,一曰清,二曰医。”可能是将糵曲投入煮好的稀粥内,经发酵制成的醴。粥较薄,所以医较醴稍清。繁体字的醫

  • 吕臣

    ?—前174秦末汉初人。随陈胜起义反秦,为涓人将军。二世二年(前208)十二月,陈胜被御者庄贾杀害后,率仓头军起于新阳(今河南界首东北),复据陈(治今河南淮阳),杀庄贾,以陈为楚。旋与英布联合,再破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