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吉思汗斡耳朵之一。在土兀刺河(今土拉河)旁。本克烈部首领汪罕营帐所在地,成吉思汗灭克烈,于此置斡耳朵。清代名昭莫多(意为百树),在库伦(今蒙古国乌兰巴托)东南。即今纳赖哈。
官爵尊卑的等级班次。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明尊卑爵秩等级,各以差次名田宅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谓各随其家爵秩之班次。”
西汉武帝时人。“学黄老之术,家业千金,厚自奉养生,亡所不致”(《汉书·杨王孙传》)。死前令其子以“布囊盛尸,入地七尺”,将己裸葬。子不忍,请王孙挚友祈侯致书规劝。王孙还报,以生死乃事物自然变化,人死之
书名。类书。南朝梁刘孝标奉安成王萧秀之命编撰。一百二十卷。约始于天监十年(511),成书于普通二年(521)以前。今佚。
官署名。清代户部三库之一,位于西安门内旧甲字库址。顺治十三年(1656)分后库置。负责藏贮各省解到茶、腊、香料、颜料及铜、铁、木料等项物品,以备支用。初由户部理事官管理,康熙二十五年(1686)设掌印
即“徐”。
427—478南朝宋竟陵郡(治今湖北钟祥)人。初充郡府杂役,后任郡府传旨。太子刘劭杀父自立,以从雍州刺史臧质讨劭有功,免军户。孝武帝时,尽心奉事中书舍人戴明宝,甚见宠任。明帝初,四方反叛,明宝使募江西
书名。唐楚泽著。成书于唐乾元年间,讲造丹法。其中有记“造水银霜法”,即指制氯化亚汞(即甘汞Hg2Cl2)。汞、食盐和硫酸盐加热能产生氯化汞。氯化汞与多余的汞又能生出氯化亚汞。此书收入《道藏》中。
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。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,故名。分布范围就目前所知,仅在河西走廊的民勤、永昌和古浪一带。陶器主要是夹砂红陶,手制,器形有单耳或双耳的罐、筒形杯和鬲等,有的饰绳纹或彩绘条纹、三角纹
官名。又称六州大都督、六州领民大都督。北魏后废帝中兴元年(531)始置,领恒(治今山西大同东北)、云(治今山西祁县西)、燕(治今河北涿鹿)、朔(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)、显(治今山西孝义西)、蔚(治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