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尔之
即“鲜质”。
即“鲜质”。
即“元顺帝”。
①原意为子孙昆弟。泛指同族和邻里乡党的晚辈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颜师古注:“乡邑之人,老及长者父兄之行,少及幼者子弟之党,故总而言之。”子弟与父老维系着宗法纽带,在秦汉之际结合成为一种社会政治势力。如刘邦
即“荆轲”。
435—482南朝齐河南阳翟(今河南禹州)人,字彦回。尚宋文帝女余姚公主,授著作佐郎。明帝即位,以旧交深相委寄,累迁吏部尚书。元徽二年(474),桂阳王刘休范反,与卫将军袁粲入卫宫中。与中领军萧道成相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明正德十年(1515)土著起事,抚臣马昊分兵进讨,西路军围石头大寨,即此。
百夷的一部分。居缅甸。其中一部分在清代流入云南普洱府定居,其习俗与同期从缅甸流入普洱府的孟艮子同。
书名。清唐鉴(谥確慎)著。十卷。另有卷首、卷末各一卷。光绪元年(1875)刊行。卷一至卷四为序、说、记、题跋、书、墓志铭等文,卷五为公牍,卷六至卷十为诗。作者崇信程、朱,认为“孔子之学之精,非朱子不能
官名。(1)北魏孝文帝时始置。位在军主之上、别将之下。可因事立名,冠以专职之称。由朝廷或州府、都督、镇将任命。领兵五百、一千、三千、五千不等。北周定为五命,隋朝从八品。(2)唐初秦王、齐王左右六护军府
?—648唐时焉耆王。公元645—648年在位。龙栗婆准从父(一说从兄)。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杀栗婆准,署立之。后年唐将阿史那社尔西征,被俘杀。
明蒙古行政建制。正德初,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,将其分为左右两翼,各三万户,合称六万户。亦为明代东部蒙古(鞑靼部)诸部的统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