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城县
城又作成。西汉置乐成县。治今河北献县东南。先后为河间郡、国治。东汉桓帝追尊祖父河间王开为孝穆皇帝,以此邑奉山陵,改为乐陵县。三国魏又改为乐城县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移治今献县,改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初属瀛州,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广城县。
城又作成。西汉置乐成县。治今河北献县东南。先后为河间郡、国治。东汉桓帝追尊祖父河间王开为孝穆皇帝,以此邑奉山陵,改为乐陵县。三国魏又改为乐城县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移治今献县,改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初属瀛州,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广城县。
见“定难军”。
官署名。清廷为集揽财政大权而特设的机构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三月设立,所用关防名义为“钦命办理财政事宜”。设大臣三人,负责通盘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。三十二年并入度支部。
宋大理寺之别称。
历(曆)古历法名。原为印度历法,唐代传入中国,开元六年(718)由瞿昙悉达译成中文。原文今见《开元占经》一百零四卷。九执是指日、月、五星,再加罗睺、计都二暗曜。《九执历》岁实365.2469日,朔策2
1079—1126北宋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字将明,初名甫,赐改今名。崇宁进士。多智善佞。历校书郎、左司谏。因助蔡京复相,骤迁至御史中丞。宣和元年(1119),拜特进、少宰,势倾一时。后代蔡京执政
唐文宗年号(836—840)。凡五年。
宋帝昺年号(1278—1279)。共二年。
书名。清傅恒等奉敕编撰。乾隆十五年(1750)编成,由武英殿刊印。二十八年重刊。二十四卷。内容包括新疆、青海和西藏地区的地名及各部首领人名。每个名称均以满、汉、蒙、藏、维、托忒六种文字标明,用汉文注释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,拟镇兵将军等号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仍拟镇兵将军。
书名。一卷。编者佚名。收录三十四人,诗六十二首。编次紊乱,既不以人叙,又不以体分,重见错出,莫能知其体例。以属唐人编选唐诗,故仍为世所重。1958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《唐人选唐诗(十种)》一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