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州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①唐武德五年(622)置南义州,贞观元年(627)省入南建州,二年复置义州。五年废,六年再置。治龙城县(今广西岑溪市东。至德中改为岑溪县)。辖境相当今岑溪市等地。属岭南道。宋开宝中曾省入窦州,太平兴国初改为南仪州。②金天德三年(1151)改宜州置。治弘政(今辽宁义县)。辖境相当今义县地。属北京路。元属大宁路。明洪武初废。
1612—1675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,字文锡,号闻石。明崇祯进士,官户部郎中。明末降李自成,复归清,授吏部郎中。历工、吏、户、刑部尚书,晋文渊阁、保和殿大学士,充《世祖实录》总裁。康熙十一年(1672
明正德十三年(1518)分龙川、河源二县置。以境内和平峒为名。治今广东和平县。明、清属惠州府。
在今广西北流市南山中。明成化二年(1466)官军讨平邓辛酉于此。
明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,字承美。万历进士。授知县,擢御史,巡按淮阳。天启元年(1621)晋兵部侍郎。后受魏忠贤排挤罢官。崇祯七年(1634)擢左都御史。九年因荐阉党霍维华忤旨,遭劾戍边。十七年复职,不
见“提举学事司”。
1332—1385明凤阳临淮(今安徽凤阳东北)人,字天德。初务农。元至正十二年(1352)投郭子兴起义军。 次年,率二十四人从朱元璋取定远。渡江、下集庆(今江苏南京),皆为军锋,由镇抚升至枢密院同知、
台湾土著番社名。一作顶加芝莱社。在今屏东县东南牡丹乡北。清同治十三年(1874),日本兵船侵扰台湾,这一带番社被焚烧,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。
即“吴稚晖”。
官名。清代尚虞备用处职官。位管理大臣下。设 一员,正三品。协助管理大臣掌日常章奏文移事务,并兼任粘竿长头等侍卫,掌翊卫扈从事。
书名。清钟峻撰。钟氏咸丰十年(1860)知江西抚州,自记十一年助鲍超霆军守抚州对抗太平天国李秀成军始末。有同治十三年(1874)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