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书通事舍人
见“中书舍人”。
见“中书舍人”。
宋代法律规定,有些流放犯人必须移居广南的万安、昌化、吉阳军和琼州。此四州、军称“海外州军”,系*远恶州军的一部分。
①即辞官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七十而致政。”郑玄注:“致政,还君事。”②指归还所掌政权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郑玄注:“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,谓之周礼。营邑于土中,七年,致政成王。”
西汉置。治今陕西渭南市北下邽镇东北。先属内史、左内史。太初元年(前104)属左冯翊。西晋后属冯翊郡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作“莲芍县”。隋大业初废入下邦县。
官名。亦作左选部郎。三国蜀所置尚书郎,与右选郎、吏部郎同掌官吏铨选。见《三国志·邓芝传》。
地名。约在今四川平武、松潘二县境。明万历中,当地番民侵此。
?—966五代时人。原为后蜀文州刺史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平蜀后,令蜀兵赴开封。途经绵州,蜀兵起而反抗,被拥为首领,号“兴国军”。聚众至十余万,攻绵州不克,转而攻破彭州。自号“兴蜀大王”,设官职,分
①古国名。(1)商末国名。《逸周书·世俘》载,武王伐商,擒霍侯。(2)西周所封诸侯国之一。姬姓。始封之君为文王子叔处。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十六里。《左传》闵公元年(前661):晋侯作二军,“以灭耿、灭霍
官署名。清内务府所领机构。光绪十七年(1891)设。掌织造绸绉,然只招募缫丝、染练、纺织各等工匠,不设官缺,由内务府大臣兼管。
官名。主城门或军营门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城门校尉属官有十二城门候,掌按时开闭城门。东汉沿置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城门每门候一人,六百石。”又,诸将军营部,“门有门候”。隋代为左右监门府属官。隋文帝
古国名。亦作尸利佛誓。七至十三世纪时故地在今苏门达腊岛,都今巨港。后迁至占碑。极盛时势力达西爪哇、马来半岛、加里曼丹西部,控制中国、印度、阿拉伯国家间交通贸易。俗信佛教。其地盛产黄金,对外贸易发达。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