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冶令
官名。西晋置诸冶令,并属卫尉。东晋,南朝宋、齐唯置东、南冶令,梁、陈改置东、西冶令,皆隶少府。东冶尤重,掌鼓铸锻冶,领工徒。梁一班。隋省并“掌冶令”。
官名。西晋置诸冶令,并属卫尉。东晋,南朝宋、齐唯置东、南冶令,梁、陈改置东、西冶令,皆隶少府。东冶尤重,掌鼓铸锻冶,领工徒。梁一班。隋省并“掌冶令”。
清代驿站人夫邮递之规则。康熙七年(1668)定,凡有驿之处,皆设夫役以供奔走,按路程之远近,冲要与偏僻,额数不一。多招募平民充之,差役稍繁,再临时添雇。纳入正赋编征。
吏职名。唐中书省置二十人。
即“刘福通”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。掌侍君王沐浴。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下》:“僖侯浴,汤中有砾,僖侯曰:尚浴免,则有当代者乎?”
篇名。近人章炳麟著。原为《儒术真论》之附录。光绪二十五(1899)发表于《清议报》。自称“不知原始,不能反终,故列《菌说》”。从细菌分析入手,考察生命、物种和人类起源与进化。认为细胞为“生命之本”,“
周代士死于官位之讳称。《公羊传·隐公二年》:“天子曰崩,诸侯曰薨,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。”孔颖达疏:“不禄,不终其禄也。”
藏籍对元代在前藏、后藏所设十三个万户的总称。元沿金制,全国均设万户官职。内地诸路万户为军职,分属各行省而总辖于枢密院;藏族地区各万户则军民通摄,分属各宣慰司而总辖于宣政院。前藏、后藏各万户,始置于至元
帝王和高级官员隐匿身份外出。
又称大统五铢。西魏铜钱。文帝大统六年(540)始铸。钱面有外郭,无内郭,钱文“五铢”,“朱”字头方折,“五”字交股直笔,右边穿孔处有一直画,书法似北魏永安五铢。西魏文帝(507—551) 即元宝炬。西
1765—1821清广东嘉应(今梅州)人。生于贫苦农民之家,往来于广东内地与海南岛之间贩卖货物。十八岁时赴海外航行,遇台风落水,幸被外轮救起,自此在外轮上工作达十四年。期间到过南洋群岛、印度洋沿岸各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