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里牙惕
蒙古部落。居地在贝加尔湖周围。成吉思汗遣术赤率军北征林木中百姓,不里牙惕降附蒙古。明为瓦剌四部之一。
蒙古部落。居地在贝加尔湖周围。成吉思汗遣术赤率军北征林木中百姓,不里牙惕降附蒙古。明为瓦剌四部之一。
清同治十二年(1873)许振祎督学陕甘,集资在陕西泾阳城内建立。聘史兆熊为院长。该书院提倡实学,分课制艺、论策、经解、诗赋、法戒录。山长日登讲堂,传集诸生,将经史大义及《小学》逐条讲贯,以求达用。光绪
西夏王室所采用的中原汉族礼仪的专称。德明时开始实行宋制汉礼,景宗元吴改行蕃礼(党项礼)。毅宗谅祚继位后于奲都五年(1061)向宋仁宗上表,要求改行汉礼。惠宗秉常时太后梁氏专权,于乾道二年(1069)上
又作武周塞。秦筑以备匈奴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以西至左云县一带。为秦、汉北边要塞。《史记·匈奴传》:元光二年(前133),匈奴“以十万骑入武州塞”,即此。著名的云冈石窟,开凿在此塞的东端。
清代秘密会社。创于道光年间。
清代引盐销售方法之一。该管道员于沿江销盐之地,将先到纲盐船只按到岸先后编号,挨号开售,令后到船只封贮,不准抢卖,俟先船销完后,方许后船发卖,称为封轮。此法原为官府保护盐价之措施,但实行后反造成奸商居奇
1377—1402即朱允炆。明代皇帝。1398—1402年在位。太祖孙,朱标次子。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立为皇太孙。尝受命省决章奏,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。三十一年即帝位,改元建文。诏举人才、省并
一作沙毕纳依岭。即萨彦岭支脉。原属中国,后沙俄南侵,逐渐占领山北地区。清雍正五年(1727),《中俄布连斯奇条约》和《色楞额界约》划定中俄中段边界线,规定“由沙毕纳依岭至额尔古纳河为止,其间在迤北一带
1576—1629明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字振南。万历末以都司援朝鲜,逗留辽东。天启元年(1621)自海道逃回,袭杀后金镇江(今辽宁丹东东北九莲城)守将,以功晋总兵官。后驻军皮岛,官至左都督。崇祯二年
三国时巨鹿(治今河北宁晋西南)人,字德胄。以德行闻于世。东汉建安中入丞相府,出为寿春令。始赴任,乘简陋牛车,挟布被囊。居官岁余,牛生一犊,及去官,以犊是淮南所生,留之,由是闻名。还为太官令,领巨鹿郡中
明代流行于南方的络丝工具。民间择透光檐端宇下,以木架铺地。植竹四根于上,名曰络笃。丝筐竹上。其傍倚柱高八尺处,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,悬搭丝于钩内。由一人操作,右手抛篗,左手摅丝,绕于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