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人八分辅国公
爵名。清宗室封爵的第十等,位在镇国将军之上。清初,定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礼遇优异,是为八分。其后,定宗室封爵,自贝子以上皆入八分,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,故有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之分。不入八分辅国公不列班,各随本旗行走。
爵名。清宗室封爵的第十等,位在镇国将军之上。清初,定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,礼遇优异,是为八分。其后,定宗室封爵,自贝子以上皆入八分,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,故有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之分。不入八分辅国公不列班,各随本旗行走。
见“劈绩”。
官署名。辽代置。南面官,掌南面政令之发布及铨注任命州县录事参军、主簿以下官。始置于天禄四年(950),重熙十二年(1043),改称中书省。
地名。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北。与田家镇分据大江南北,江流至此紧束,为长江中游战守要地。清咸丰三年(1853)九月,太平军占领半壁山;次年十月为湘军罗泽南所败,半壁山失守,即此。
清上元(今江苏南京)人,字南耕。著有《明儒讲学考》。
约1580—约1645明江西进贤人,字良儒、子良,号坛石。万历进士。由长兴知县擢兵科给事中。天启元年(1621)进南京佥都御史,提督操江。五年忤魏党革职,谪戍贵州。崇祯元年(1628)召为工部侍郎。四
?—1356元隰州石楼(今属山西)人,字君实。泰定初,补中瑞司译史,历官嘉兴路治中,江南、陕西行台御史,河西道廉访佥事,移淮东,升副使。至正十一年(1351)红巾军起义爆发后,出守淮安(今属江苏),以
即“外帘官”。
约前264—前208战国末鲁(今山东曲阜)人,字甲。孔子八世孙。入秦为博士,传儒者之业。陈胜、吴广起兵反秦后,他与鲁儒生愤秦焚诗书、坑术士,持孔氏之礼器往归,为博士。不久与涉俱死于陈。旧传《孔丛子》为
在今河南开封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五年(311),汉石勒“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”,即此。
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。共有二十六件,十二万多字。字体篆、隶兼有,大多抄于汉初,少数可能是秦始皇焚书前的抄本。内容包括:(1)《老子》甲、乙两本。(2)《黄帝书》四篇,可能即《汉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