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高寑郎

高寑郎

官名。西汉高庙卫寝之郎。武帝时车千秋曾任此官,见《汉书·车千秋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军舰队司令处

    官署名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十月十五日公布的《舰队司令条例》的规定,海军舰队司令直属于海军总司令,其主要任务为指挥所属舰队,负责舰队安全并协助地方用兵。处内设参谋一人(中、少校或上尉),副官

  • 朝内拯危急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急救受伤官兵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将军。

  • 主考

    明清乡试之主持者。又称“主司”。由皇帝简派。明朝每省用二人,清朝每省正、副各一人,惟顺天乡试用三人。考差主要由推举产生,乾隆(1736—1795) 中改用保举、考试并行之法。掌理批阅士子试卷,分别去取

  • 武备院卿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武备院之长官。顺治十八年(1661)改兵仗局为武备院,由兼管大臣及三旗侍卫管理院事。康熙十六年(1677),以职掌事务侍卫一人掌院印。雍正六年(1728),改职掌事务侍卫为三品卿。乾隆

  • 判职方司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职方司”。

  • 祗候侍禁

    见“祗候殿头”。宦官职名。宋置,见“祗候殿头”。

  • 西蛮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晋置,十六国前秦沿置。掌益、宁、梁等州少数民族事务。领兵,有时兼任刺史。

  • 小书女

    女官名。北魏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时,定为视三品。

  • 招讨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仁宗庆历三年(1043),以郑戬为四路都招讨,置府于泾州,招讨使始专置官署。金朝始于西北路、西南路、东北路三处各置招讨司,每司设使一人,正三品,副招讨使二人,从四品,掌招怀降附、征讨叛离。

  • 记功

    (1)官员奖励方式之一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规定,记功和记大功均为县知事奖励的第五等。(2)公务员奖励方式之一。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规定,公务员总考绩列三等者,可以记功一次。抗战时期又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