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集书省

集书省

官署名。南朝宋改散骑省置,为门下三省之一。有时仍习称“散骑省”。南朝齐、梁、陈沿置。掌侍从左右,谏诤献纳,纠劾百官,主掌图书文翰,集录诏令等文,撰述文章,收纳转呈诸奏闻文书,有异议得随事为驳。因拟诏出令之职移归中书省,职任闲散,用人渐轻,地位远逊东晋之散骑省。设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各四员,员外散骑常侍无员,散骑侍郎、通直散骑侍郎各四员,员外散骑侍郎无员,给事中无员。以散骑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,与散骑侍郎高功者一人、对掌禁令。北魏前期置散骑省,孝文帝时改名集书省、职掌与南朝略同,兼修起居注,地位略高于南朝,然亦多委积冗官。北齐因之,设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各六员,谏议大夫七员,散骑侍郞六员,员外散骑常侍二十员,通直散骑侍郎六员,给事中六员,员外散骑侍郎一百二十员,奉朝请二百四十员,又领起居省,设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、散骑侍郎,通直散骑侍郎各一员,校书郎二员。隋朝废。


官署名。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官署,掌侍从、规谏、评议、驳正等事。南北朝时的南朝梁、陈,北朝的北齐等国设此官署。梁代的集书省,置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各四人。员外散骑常侍无员,散骑侍郎、通直郎各四人。又有员外散骑侍郎、给事中、奉朝请、常侍侍郎。掌侍从左右、献纳得失,有诸奏闻文书。意异者,随事为驳。集录比诏比玺,为诸优文策文,平处诸文章诗颂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,与侍郎高功者一人,对掌禁令,纠诸捕违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·集书省》。陈承梁,皆循其制官。

北齐官制,多循北魏,也置集书省。“掌讽议左右,从容献纳。散骑常侍、通直散骑常侍各六人、谏议大夫七人、散骑侍郎六人、员外散骑常侍二十人、通直散骑侍郎六人、给事中六人……又领起居省。”见《隋书·百官中·集书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宣抚使

    官名。唐宪宗元和十四年(819)始置,以户部侍郎杨於陵为淄青等州宣抚使。北宋仁宗庆历二年(1042),以枢密副使杜衍为河东路宣抚使。三年,又以范仲淹为陕西宣抚使,后以枢密副使韩琦代替。其后,每兴兵征讨

  • 典库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仓督,隶司农寺导官署。

  • 巡农御史

    官名。清代都察院监察御史中有专管巡视农事的,称巡农御史,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。专差御史名。清雍正间置,员额一人。后省。

  • 议曹祭酒

    官名。汉朝郡府属吏。不领具体职司,参与谋议,属散吏,地位较尊。《后汉书·循吏列传·任延传》: “延辞让再三,遂署议曹祭酒。”官名,汉置,为郡府属吏,属散吏,无固定人数,也无固定职事,掌参谋议,多以资深

  • 圆明园营总

    即“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营总”。

  • 韦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韦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宣政院使

    官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一品。宣政院长官。初置院时,设二员,为长者以朝廷大臣兼任,位居第二者由帝师推荐僧人担任; 下设同知二员,副使二员,参议二员,经历二员。后增设断事官、佥院、同佥、院判等职,院使员数也不

  • 招谕使

    唐置。(1)诸道临时特遣使。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遣太仆卿宇文明达招谕山东;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徐州刺史李洧以州降,朝廷以洧为招谕使。(2)羁縻州临时特遣使。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玄宗遣使至乌

  • 东省铁路督办

    官名。清末帝俄在中国东北筑成中东铁路后,东省铁路公司的实权由帝俄控制,清政府只在名义上派有一个督办。民国时期沿置,北洋政府于民国七年(公元1918年)二月一日正式设督办公所于哈尔滨,督办由交通总长呈请

  • 奉宸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奉宸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