邮传部右参议
参见“邮传部左参议”。
参见“邮传部左参议”。
官署名。简称营缮司。明清工部四司之一。掌理营建宫殿、陵寝、城廓、祠庙、仓库、廨宇、营房、府第之事,监管匠人、工役,备办物料,辨材分贮,以待兴工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设郎中一人,员外郎三人,主
官名。即“浙江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清朝尚虞备用处别称。
为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属官。见“总统府军事处”。
候和丞为两官,候丞指本职为军候而代理丞的职务。汉置,属西域都护,故称西域候丞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以汤、延寿前功大赏薄,及候丞杜勋不赏,及益封延寿孙迁六百户,追谥汤曰破胡壮侯,封汤子冯为破胡侯,(杜)
①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任用官员方法之一。由皇帝钦派称差,由各衙门堂官及各省督抚等所派称委。凡学政等限年期满更换之差,均请旨简派,各衙门所属无额缺官员,均由本堂官派委。② “差委侍卫章京”之简称。
清朝官缺之一。亦称汉军官缺。指为有汉军旗籍身分之官员而专设之额缺。钦天监正六品秋官正定为其额缺,内阁侍读、典籍、中书、部院堂主事、大理寺寺丞、太常寺博士、钦天监灵台郎、司晨博士、部院衙门笔帖式,皆定有
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于广西省置一人,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。
官名合称。夏代始置,即“四辅,”见该条。
官名,汉置,掌苑牧。马援三兄员曾任此职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(援)后为郡督邮,送囚至司命府,囚有重罪,援哀而纵之。遂亡命北地。”注:“是时员为护苑使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