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花翎

花翎

服饰名。明清官员之冠饰。明朝之公侯伯朝服,皆加笼巾貂蝉,插雉尾。正德 (1506—1521) 中都督江彬等承日红笠之上,缀以靛染天鹅翎,以为贵饰,贵者飘三英,次者二英。得赐一英者,亦为殊荣。清朝官员依品级戴用。花翎用孔雀尾羽制成,插于冠顶顶珠下部,拖于脑后,如古之珥貂。以翎端眼数不同而有单眼,双眼、三眼之别。用以分等第、别品秩,凡贝子以下至内大臣、满洲亲军侍卫五品以上者皆得按官品戴用。六品以下者戴鹖羽蓝翎。品官中,各省兼提督之巡抚准戴用,离职即撤,称为例翎。赏戴翎枝被视为特殊恩荣,有亲、郡王获之以为美观者,有因军功卓著保荐得之者,有行围、较射、射牲蒙赐者。道光 (1821—1850) 以后赏翎渐多,渐滥,并开捐翎之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司族

    明清宗人府宗令之别称。以其掌皇九族之属籍,故名。又称“大司戚”。

  • 承烈都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领兵。《三国志·凌统传》: “权以(凌)统为承烈都尉,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鸟林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权置,掌征伐或驻守,其位低于校尉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凌统传》

  • 大和库

    官库名。唐置,见“大和库使”。

  • 中厨帅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设后宫百官时置。五品。

  • 不轨之臣

    不遵纪守法的官吏。《汉书·卜式传》:“不轨之臣,不可以为化而乱法,愿陛下勿许。”注:“师古曰:轨亦法也。”贾谊《过秦论中》:“虽有狡猾之民,无离上之心,则不轨之臣,无以饰其智。”

  • 北面坊场局冶牧厩等官

    辽朝北面官类名。为专门管理畜牧、冶炼、器物制造等官衙的统称。有诸坊、围场、诸局、群牧、尚厩、飞龙院、监鸟兽等官署。

  • 良医正

    官名。明朝于各王府良医所分置,各一人,正八品,掌王府中医疗之事。

  • 记档太监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。额设四人。详见“奏事处”。

  • 掌医

    官名。唐朝置为太子内官,三员,从八品,掌东宫医药、伎乐,隶司馔。太平天国军中置为给事官。女官名。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,从八品,掌方药、优乐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官》。

  • 石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石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