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官名。明始置,清初改为左右寺丞。详见“大理寺正”。
见“提举常平官”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常平、义仓、免役、市易、坊场、河渡、水利之法,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敛散,以惠农民。凡役钱,产有厚薄则输有多寡;及给吏禄,视其执役重轻难易而分等级。商人有滞销货物,则官家收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时天官府右宫伯中大夫属官,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五二○《宋永贵墓志》: “大象元年(579),任右宫伯右侍散二命士。”即“右侍中士”的别称。
亦称职田。隋唐内外职事官俸田之一。隋文帝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。给永业田外,“又给职分田”,一品五顷,至五品则为三顷,其下每品以五十亩为差,至九品为一顷; 外官亦各有职分田。唐高祖武德元年(618)制,京
官名,三国魏置,为司盐都尉的属吏,掌盐务,八品。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:“魏官置九品……第八品……司盐、司竹监丞。”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)由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改立。二十八年,改为肃政廉访司。
见“海北广东道提刑按察司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掌中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。
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流外三品蕴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