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算学

算学

学校名。隋朝置为国子学之一,设博士一人,掌教授学。唐初废。高宗显庆元年(656)复置,三年又废,以博士以下隶太史局。龙朔二年(662)复置,属国子监。设博士二人,从九品下; 助教一人。掌教八品以下官子弟及庶人子为生者。宋初不置。徽宗崇宁三年(1104)复置,依元丰(1078—1085)算学条制编成“算学敕令格式”,招收学生二百余人,许平民报考。习读算书、天文书,演练算法,并习一小经。大观四年 (1110)并入太史局。宣和二年 (1120) 罢。南宋复置,仍隶太史局。设算学博士、算学谕,分掌教学之事。清朝又称算法馆。为国子监附设专教算法之学馆。康熙五十二年(1713)设于畅春园蒙养斋,简精于教学之大臣官员教授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,并命皇子、亲王管理。雍正十二年(1734),于八旗官学中增设算学教习。乾隆三年(1738),停官学教习算法,专立算学一所,由钦天监管理。四年,改隶国子监,称国子监算学。额设学生满十二人,蒙古、汉军、汉各六人。特简满大臣一人管理。设助教汉一人、教习汉二人,掌教算法。学生五年学习期满,经过考核,以天文生、博士等职选用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,以裁国子监,复改隶钦天监。


官学名。《魏书·艺术传》记北魏世祖时,殷绍为算生博士,给事东宫西曹。隋初国子寺所属有算学,置算学博士、助教各二人,学生八十人,仁寿初废。唐于国子监置算学,设博士二人,从九品下;助教一人。招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为学生,员额三十人。以《九章》、《海岛》、《孙子》、《五曹》、《张丘建》、《夏候阳》、《周髀》、《五经算》、《缀术》、《缉古》为专业教材、兼习《记遗》、《三等数》。宋代算学建于徽宗崇宁间,隶太史局、入学资格分命官及庶人两种,学生员额为二百一十人。本科教材有《九章》、《周髀》、《海岛》、《孙子》、《五曹》、《张丘建》、《夏侯阳》等;还有历算三式、天文书等。本科之外,还须学一小经,愿习大经者听便,清于畅春园设算学馆,选八旗世家子弟为学生。任命精于数学的大臣、官员掌管其事。后废。乾隆三年(公元1738年)复立算学一所,由钦天监管理,次年改隶国子监。特派管理大臣一人,以下设汉助教一人,汉教习二人,分任教授算法。招收学生三十名,满十二名,蒙、汉军、汉各六名。学习期限为五年,学习期满,考试合格,以天文生、博士等职选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洋大臣

    即“北洋通商大臣”。官名。即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。清朝咸丰十年设置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下设三口通商大臣。同治九年改设北洋通商大臣,掌管北洋洋务、海防和直隶、山东、奉天三省关政事务,由直隶总督兼任。”参看

  • 武显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左藏库副使、东西作坊副使置,为从七品武阶官,属大使臣。官名。宋置,武职八阶,旧为诸司副使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武阶》,参看“武功郎”条。

  • 巡警局

    民国期间县或县属重镇设巡警局,俗称局子,掌警巡捕盗,维护社会治安等。

  • 某京都虞候

    武官名。辽置, 见“五京都虞候司”。

  • 符玺令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管符玺的长官,秦嘉谟辑《世本·氏姓》:“鲁顷公之孙公雅仕秦为符玺令。”官名,秦置,掌皇帝符玺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始皇三十七年十月,行出游会稽,并海上,北抵琅邪。丞相斯、中车府令赵

  • 司果执事

    见“果上人”。

  • 典客

    ①官名,秦、西汉初皆置,列位九卿,秩中二千石。掌接待少数民族等事务。景帝中六年(前144)改名大行令,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改名大鸿胪。参见“大鸿胪”。②吏职名。唐朝鸿胪寺典客署属官,员十三人。参

  • 左行

    ①军队建制。春秋晋国置。晋文公时于上、中、下三军之外,增设左、中、右三行。后又废三行,改设新军。②官名。春秋晋国武官,为左行军队的主将,卿爵。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 “左行共华,右行贾华。”左、中、右三

  • 西域长史

    官名。东汉章帝建初元年 (后76)罢西域都护,军司马班超留于阗,绥集诸国。八年,以超为西域长史,亦称将兵长史,掌管西域事务。和帝永元三年 (后91)复置西域都护,遂为都护属官。永初元年 (107) 悉

  • 转运使司

    即“转运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