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督军粮执法

督军粮执法
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掌出征时督运军粮。隶御史台。六品。位高于督军粮御史。《三国志·杜袭传》“及(文帝)践阼,为督军粮御史,封武平亭侯,更为督军粮执法。”


官名,三国魏置,属御史台,战时掌督运军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袭传》:“(文帝即位),为督军粮御史,封武平亭侯,更为督军粮执法,入为尚书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客郎

    官名。尚书省主客曹长官通称。三国魏置南主客郎,西晋有南、北、左、右主客郎,东晋省并,唯置一主客郎,亦称主客郎中,六品。后省。南北朝复置,宋六品,梁五班,陈四品、六百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

  • 漕曹掾

    官名,汉置,掌漕运事,为漕曹长官。汉朝郡国所产之谷,有的存于本郡国,有的运往京城,有的调往他处。其运多由水路,由漕曹官员掌管其事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州》注引《汉官》曰:“监津渠漕水掾二十五人。”此之“

  • 雄壮将军

    见“十雄将军”。

  • 戎士

    将士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臣辱戎士,敢告不敏,摄官承乏。”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骠骑将军率戎士踰乌盭,讨遬濮,涉狐奴,历五王国。”

  • 大都路提举学校所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(1287),秩正六品,掌本路学校。隶大都路都总管府。置提举一员,教授二员,学正二员,学录一员。官署名。元置,秩正六品,管理大都路的儒学。设提举一人,教授二人,学正二人,

  • 公使人

    元朝官署中职司杂事的人员。包括跟随官长的祗候,外出勾捕的曳剌,看守监狱的禁子等。头目称为首领或总领,副职称面前。北方在四两包银户、南方在税粮三石以下户内选差; 免纳科差、税银,免当杂泛差役,并可支请食

  • 太子仆丞

    官名。秦、汉为太子仆佐官。三国魏、蜀沿置。南朝梁亦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从八品下。北齐置为太子仆寺次官,从八品下。隋、唐皆置,各一员,隋朝为从八品下,唐朝为从七品上,皆掌判寺事,掌东

  • 治田

    官名。掌农业生产。一说即“司田”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相高下, 视肥, 序五种, 省农历,谨蓄藏,以时顺修,使农夫朴力而寡能,治田之事也。”于省吾新证:“治田即司田,《管子·立政》作申田

  • 东言三师

    见“东宫六傅”。

  • 武部尚书

    官名。即兵部尚书,唐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改,肃宗至德二载(757)复名兵部尚书。参见“兵部尚书”。官名。见“武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