监察员
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于置印花税处,员额五人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于置印花税处,员额五人。
使职名。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(907)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后置为长官,以敬翔为之。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崇政院依旧为枢密院,复为枢密院使。官名。后梁设置,为崇政院的长官。见“崇政院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见“掌书”。
宋朝尚书省吏部俗称。当时吏部除官,多用例破法,或因例立法,故称。
即“甲喇额真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为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,在知南院枢密使事下。
官署名。承应小底局为辽代特有的宫廷机构,属宣徽院。小底,即小厮、小的、小当差之意。有笔砚小底、寝殿小底、佛殿小底、司藏小底、习马小底等,承应内廷使用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承应小底局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
即“别兵郎”。
即“包衣昂邦”。
僧官名。元代于路设道录司,以道录为主官,掌本路道教事务。其下有道正。
官署名。隋置,见“领左右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