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皇城司

皇城司

官署名。五代始置。宋初改武德司,太宗太平兴国六年(981)复旧名。掌皇城出入管籥木契、亲从官与亲事官名籍,拱卫皇城。其皇城使、副使为武臣叙迁之阶,不领本职。另置勾当皇城司公事为长官,以诸司使、副使及内侍都知、押班充任。南宋初,设行营禁卫所,高宗绍兴元年(1131)改称行在皇城司,置提举官与提点官,改勾当皇城司公事为干办皇城司公事。西夏亦置,西夏语音“斡尼则啰”,属次等司,设正使、承旨各四员。


官署名。五代时始设此官署,其职为拱卫皇城。其长官称皇城使,以君主的亲信担任。宋代沿置。但是,宋朝以官寄禄,表示资历待遇,号为正官,不另有皇帝命令不管本司事,因此,宋朝皇城司的实际主管官员,不是皇城使而是“干当官”。《宋史·职官六·皇城司》:“皇城司,干当官七人,以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、押班充。掌宫城出入之禁令。凡周庐宿卫之事、宫门启闭之节隶焉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江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南京工部所属机构。设提举一人,正八品,副提举二人,正九品,后革副提举。掌供办物料诸事。

  • 东头供奉

    唐朝从官名。唐高祖永徽以后,皇帝多居大明宫,别置从官,称为东头供奉官。因大明宫称东内,故称东头供奉。原来的西内从官不废,称为西头供奉官。见宋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。

  • 南部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(一说为南部曹次官,与大夫不并置)。协助尚书、大夫管理南方州郡事务,并负责上奏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时废。

  • 郊社斋郎

    见“斋郎”。

  • 福建道

    官署名。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。设监察御史七人。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。在本道之外协管户部,承运、赃罚等库,在京金吾后等十卫,及直隶常州、池州二府,定边、开平中屯二卫,美峪千户

  • 官署名。为掌供应天子饮食的机构。战国置。《三代吉金文存》卷二页五三:“上乐(厨), 容参分。”郭沫若《金文丛考》页二一七:“疑厨之异文, 从广朱声,朱声与尌声同部。”

  • 副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及宋时设为统兵官都指挥使之副。

  • 戎昭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陈沿置。南朝梁时班阶不详,陈定为拟八品,比秩六百石,北齐亦置,为七品上。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正七品上。

  • 西台舍人

    官名。即中书舍人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(670) 复名中书舍人。

  • 刑狱

    “刑狱贼曹”或“刑狱参军”省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