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王傅

王傅

官名。亦称傅。西汉诸侯王国官属置太傅,东汉沿置,改称傅,或王傅。三国魏置,六品,为诸王之师,掌辅导之事。晋初称师,因避司马师之讳,复称傅。南朝宋再改称师,北朝北魏曾于诸王置傅,后皆称师。隋沿置。唐玄宗开元(713—741)初始定名为傅,从三品,掌辅正过失,实际为闲职。宋朝置为亲王府官,而未尝除授。辽朝亦置,然其制不详。金朝置,正四品,掌亲王师范辅导参议之事。亲王在外,则兼本京节镇同知。元朝于诸王下各设一至三人,总领部下军需、封地内诉讼及本位下诸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于诸王分置,从二品,左、右各一人,有文、武之分,掌辅导诸王之责。九年罢。参见“”。


王国之傅,俸二千石,掌导王以善,礼如师,不臣。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后皇太子强求乞自退,封东海王,故重选官属,以林为王傅。从驾南巡狩。时诸王傅数被引命,或多交游,不得应诏;唯林守慎,有召必至。”三国魏置,为诸王之师,六品。晋沿置。唐置,掌辅正过失,从三品。其后,历代多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人

    官名。掌管国王、王后伙食和祭祀酒食的官。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》“人”注:“祀人:主炊官也。”任此官的为妇女或阉人。

  • 大农寺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卿。

  • 司歌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。掌祭祀或宴饮时歌人唱歌等事务,任此职者须懂音律、能歌。下设司歌下士

  • 柱天都部

    西汉末年,刘縯起兵反王莽时自称柱天都部。《后汉书·宗室四王三侯列传》:“齐武王縯字伯升……伯升自发舂陵子弟,合七八千人,部署宾客,自称柱天都部。”注:“柱天者,若天之柱也。都部者,都统其众也。”

  • 副领事

    官名。清末派驻外国的官员。光绪十三年(1887)始置。从五品,奏补。掌领事馆事务,保护华侨。辖二等通译、二等书记各一人。外交官名。见“驻外领事馆”。

  • 噶布什贤下

    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前锋侍卫”。

  • 随侍太监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。额设二人。详见“奏事处”。

  • 营缮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营缮司郎中。明清工部营缮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(1396)设,一人。南京工部营缮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,汉郎中二人。满洲司属初不分曹,随堂官所

  • 屯田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屯田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农工商部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由商部、工部等合并而成。掌全国农工商政并森林、水产、河防、水利、商标、专利诸事。置尚书一人,左、右侍郎,左、右丞,左、右参议均各一人。下设农务、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