泛阶
官制用语。指北魏时因战事胜利、新帝即位或立太子等而晋升全部或一部分官员的品阶。
官制用语。指北魏时因战事胜利、新帝即位或立太子等而晋升全部或一部分官员的品阶。
即“第一领民酋长”。唐朝人修史时因避讳改。见“第一领民酋长”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置,以宰相充任,总领修日历之事。
官署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掌东宫用马。
官名。辽置,属北枢密院,与北院右中丞同为总知中丞司事的佐官。见“北枢密院中丞司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掌东京诸军戒严执法等事。
即“协律郎”。
幕职名。宋置,为招讨使所属,以备差遣,处理衙署内或军中各种事务。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为省政府内的特设机构,掌理全省“保安”行政事务。依照民国二十三年(公元1934年)七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公布的《各省保安处组织通则》规定,设处长、副处长各一人。处
官名。金国史院置,从九品,掌修国史,地位在编修官之下。
参见“署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