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江南诸道行御史台

江南诸道行御史台

官署名。元朝监察机构。简称南台。御史台分司机构。秩从一品。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设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。后迁于杭州、江州等地。二十九年二月,定台址于建康 (今江苏南京)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定名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统江南十道监司。置御史大夫一员,从一品; 御史中丞二员,正二品; 侍御史二员,从二品;治书侍御史二员,正三品。下辖察院,秩正七品,设监察御史二十八员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为御史台的分司机构,简称南台,设官品秩同内台,世祖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 始置江南行御史台于扬州,旋迁杭州, 又迁江州。二十三年(公元1286年)迁于建康, 以监临东南诸省,统制诸道肃政廉访使而受内台的节制。大德元年(公元1297年)定制,称江南诸道行御史台,以监江浙、江西、湖广三省,统江东、江西、浙东、浙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海南十道。设大夫一人,中丞、侍御史、治书侍御史各二人。直辖机构有察院,品秩同内察院,设监察御史二十八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右谷蠡

    王名,汉时匈奴有此王号,分左、右,为地方长官,地位仅次于左右贤王。左居东方,右居西方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置左右贤王,左右谷蠡,左右大将,左右大都尉,左右大当户,左右骨都侯……自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,

  • 士曹参军事

    官名。① 唐朝王府属官,置一员,正七品上,掌其府土功、公廨等事。②唐朝地方属官。三都各置二员,正七品下; 大都督府各置一员,正七品下; 中都督府各置一员,从七品上; 下都督府各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掌河津

  • 乡帅

    官名。春秋时齐国野鄙中的遂以十卒为乡,置乡帅以管理之。参见“卒帅”。

  • ①周朝称来朝见的诸侯国君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 “大宾客,令野修道委积。”贾公彦疏: “案《大行人》: “诸侯朝称宾。”②官名。掌迎送宾客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 “(箕子曰)八政: 一曰食、二曰

  • 置顿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时已置,天子出,主置顿储供,有副使、判官。天宝十五载(756) 六月车驾次马嵬驿,诛杨国忠等后,以韦谔为御史中丞,充置顿使; 旋以监察御史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,发扶风郡。昭宗乾宁二年

  • 典鱼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鱼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右阐教

    官名。明清僧录司之官员。分掌天下释教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设,一人,从六品。清康熙十三年 (1674)定设一人,亦为从六品,依例升迁左阐教,缺出由左讲经升补。

  • 蕃汉马步使

    武官名。后唐置,见《资治通鉴·后唐纪三》“明宗天成元年”条,为蕃汉马步军的统领。

  • 紫微令

    官名。即中书令,唐玄宗开元元年 (713)改,五年复名中书令。参见“中书令”。官名。即中书令,详“紫微省”条。参看“中书令”条。

  • 司士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士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