毯坊使
官名。唐置,见“毡坊使”。
官名。唐置,见“毡坊使”。
官名。东晋南朝置,丹杨尹属官。一作“丹阳尹丞”。
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属库谷监属官,置一员,正八品上。
官名。东汉置,属大长秋,为中宫署令副职,员一人,秩三百石,以宦者任之。官名,汉置,由宦者担任,为令的佐官,助令掌中宫请署天子数等职事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》。
清朝铨选制度术语。清制,官员抽签分发到某一地方候补,均限期报到。由吏部视路程远近,发一文书,写明到达期限,称凭限。持此,到所在地报到缴纳,称缴凭。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87)置为从八品上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
官名。北齐设置,为长秋寺的佐官,位次于卿。见“长秋寺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总统府设置,掌接待、传达之事,其机构称承宣司。
辽朝杂役名。属著帐户司承应小底局,由著帐户充任,为宫帐服役。
官名。隋朝鸿胪寺崇玄署置为长官,一员,从八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为正七品。唐朝为宗正寺崇玄署长官,置一员,正八品下,掌京都诸寺观名数、道士帐籍及斋醮之事。北宋初存其名,极少除授。
官名。同“虞”。又称“吴人”。周朝置。掌山泽范囿。参见“吴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