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止法

止法

官制用语。宋朝官员转官的一种限制。即各类官员和吏人逐级升转达到的最高官阶。如文臣至中大夫,须候职至侍从,方许依《格》法转太中大夫; 执政至金紫光禄大夫,必待拜相,方许转行特进; 武臣至武功大夫,有军功,方许转右武大夫。又如捧香人只许转至训武郎,年劳出官者只许转至承直郎。


宋代各类官员和吏人逐级升转均有其最高官阶的规定,称为止法。文官升转至中大夫后,须待官职达到侍从格,方许升为太中大夫;执政的散官至金紫光禄大夫,必须正式拜相,始可进为特进。武官至武功大夫, 须建立军功,方可转至横行官阶的右武大夫。后妃亲属按捧香恩例得官,只能转至训武郎。吏人依年劳出职,只能升转至承直郎或从政郎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悬院

    唐朝太常寺四院之一,掌收藏大享用六乐之器。

  • 会试

   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之一。明洪武四年(1371)首次举行。十七年颁为定制。清朝因之。每三年一次,在京师举行全国性考试。因试期多在春季三月,故又称“春闱”。又因由礼部主持考试,也称“礼闱”。每逢辰、戌、丑、

  • 土师

    官名。相传黄帝时有此官,《管子·五行》:“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、神明至”,“奢龙辨乎东方,故使为土师。”一说土师即司空,见尹知章注。或说“土”为“工”字之, 工师在唐虞为共工, 在周官为

  • 掣签法

    任官制度。明朝吏部选任府、州、县正官和佐贰官之方法,万历二十二年(1594)始定,以杜权贵请托之弊。凡大选、急选,吏部文选司郎中将缺员品秩、任所远近及选人合宜与否,注入签中,任选人抽取以定。初行尚可杜

  • 绰尔齐巴

    满语官署名。又作“绰尔齐衙门”。清朝专习满洲、蒙古吹歌处。

  • 宫臣

    东宫官员泛称。《旧唐书·李纲传》:“皇太子勇尝以岁首宴宫臣”。

  • 太子药藏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子门下坊始置,为太子药藏局次官,置二员,八品。隋朝沿置,二员,正九品。唐朝二员,正八品上。

  • 掌坐

    官名。宋朝恩荫补官名目之一。由礼部奏补。

  • 行在工部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(1403—1424)中所置北京行在六部之一。参见“行在六部”。

  • 佐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 (1860) 始设。在此之前,为军中带兵官之通称,后逐渐演变为次于主将的正式职官。又有大佐将之职,官阶亦低于主将。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。在前期,佐将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