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明汉将军

明汉将军
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置。《三国志·孙讨逆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孙策自以统领兵马,但以骑都尉领郡为轻,欲得将军号,乃使人讽(汉献帝所遣议郎王)誧,誧便承制假策明汉将军。”


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破虏讨逆传》:“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”注:“《江表传》曰:建安二年夏,汉朝遣议郎王誧奉戊辰诏书……以策为骑都尉,袭爵乌程侯,领会稽太守……策自以(为)统领兵马,但以骑都尉领郡为轻,欲得将军号,乃使人讽誧,誧便承制假策为明汉将军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北、南枢密使事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多以太子或亲王为之,总知北、南二枢密院政事。

  • 妙正真人

    道教封号。清朝雍正九年(1731) 嘉法官娄近垣忠诚而封,并授四品提点。乾隆元年(1736)又授通议大夫。

  • 屯长

    官名。亦作“敦长”。战国时置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能五人一屯长。”后地位稍高,然仍属低级军吏。《汉书·陈胜传》:“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,胜、广皆为屯长。”颜师古注: “人所聚曰屯,为其长帅也。”东汉将军

  • 外班

    海关征税部职员的一种,又称稽查科。见“征税部”。

  • 民部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民部司长官,员二人,掌管民户数额。下设民部吏上士以佐其职,领乡伯中大夫、左右遂伯中大夫、稍伯中大夫、县伯中大夫、畿伯中大夫等官属。周武帝建德二年 (5

  • 经度制置使

    官名。宋朝初年,举行大礼时或置,设副使佐之,掌大礼有关事宜。

  • 团练安抚劝农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每道设使二人;掌本道军事、农事等;其佐属官员有同知、副使、检督、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八·团练安抚劝农使司》。

  • 高等检察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地方检察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始设于京师、奉天等地,宣统元年(1909)后各省渐设。每省省城一所,附于高审厅内,距省城较远的大商埠得设分厅。掌对同级审判厅案件的检察事项。置检察

  • 邑君

    1、封地为邑的受封女子称邑君。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其子孙虽在髫龀,男皆封侯,女为邑君。”2、邑令的别称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四夷国王,率众王,归义侯,邑君,邑长,皆有丞,比郡、县。”

  • 河南部郎中

    官名。明初户部河南部、刑部河南部均置,各一人,正五品,掌本属部之事。参见“河南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