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属官统称。汉朝三公府及其它重要官府皆置掾史、属,分曹治事。掾为曹长,史、属为副贰。故掾史多冠以曹名,如户曹掾、户曹史等。掾史为有职吏,其下还有从掾位,从史位、待事掾、待事史等散吏。三国晋南北朝公府皆置。晋朝以前大抵诸曹各设一人,每府有掾一、二十人。东晋以后仅户曹、仓曹等数曹设。品级自五品至七品不等。北齐大理寺、郡县并置,亦为僚属泛称。隋朝炀帝大业三年 (607)郡置东西曹掾。


官名。汉朝三公府、将军府和郡县,都分曹办公,掌管一曹的官称“”,又称“曹掾”。在三公府和将军府诸曹的主官(长官),一般称“”,但也有称“掾史”的,此之“掾史”,与“”义同;其副称“”。在郡县诸曹中,主官也称“”,但其副不称“”而称“”,有的掾、史并置,有的置掾不置史,有的置史不置掾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·州郡》:“皆置诸曹掾史。本注曰:诸曹略如公府曹,无东西曹。有功曹史,主选署功劳。有五官掾,署功曹及诸曹事。其监属县,有五部督邮,曹掾一人。”三国晋南北朝公府曹皆置,隋朝大业三年郡置东西曹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司玺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内官尚服局置二员,从六品,掌琮玺符节。宫中女官名。隋炀帝时置,为尚服的属官,掌琮玺符节。员额二人,秩从六品。其下有典玺二人,从七品;掌玺二人,从九品。

  • 大著

    秘书省著作郎别称。

  • 大司武

    即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
  • 住俸

    官制用语。凡官员因丁忧或受处分,自开缺之日,停给俸银,称住俸。又,京官外出公务,其原俸仍由京城支领,本人在外另得俸饷,称“行俸”,亦名住俸。

  • 内者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少府所属均有内者令及丞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:“掌宫中布张诸亵物。”《汉官仪》则说:“内者主帷帐。”又《汉书·王莽传》有关于内者令工作情况的具体记载:“未央宫置酒,内者令为傅太后张幄,坐于

  • 乙科

    ①官制用语。汉代选拔官吏考试的第二个等级称乙科,在甲科之下。唐代明经分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科,进士分甲、乙两科。② 明、清称举人为乙科。指科目的第二等,明清时作为举人的代称。参见“甲科”。

  • 大都等路诸色人匠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),秩从五品,隶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。置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下辖双线局、大小木局、盒钵局等衙。

  • 右龙局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太仆寺右龙署,设都尉。

  • 进勇副尉

    宋朝无品武阶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),改效用兵甲头置。位在守阙进义副尉下、同进勇副尉上。

  • 北地将军

    将军名号,西汉置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宁侯魏遬为北地将军。”北地为郡名。将军名,西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北地郡名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“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