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掌故

掌故

官名。亦称掌固。西汉置,属太常,故亦称太常掌故,秩百石。又有文学掌故、太史掌故、治礼掌故等。熟习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,备咨询。武帝时,丞相公孙弘请置博士弟子,一岁皆试,能通一艺以上,补文学掌故; 择太常掌故补中二千石曹史,文学掌故补郡属曹史。后遂成定制,岁课甲、乙、丙三科,其丙科即补文学掌故,射策得乙科可为太常掌故、太史掌故。南朝梁、陈太常卿属官亦置,为乐官。北齐尚书省吏部、仪曹、三公、虞曹、都官、二千石、比部左户诸郎曹皆置,为吏职。


官名。汉设此官,掌文献制度等故旧之事。《汉书·楚元王传附刘歆传》:“至孝文皇帝,始使掌故朝(晁)错,从伏生受《尚书》。”注:“掌故,官名。”《史记·晁错传》:“(晁错)以文学为太常掌故。”注:“应劭曰:掌故,百石吏,主故事。服虔云:百石卒吏。《汉旧仪》云:太常博士弟子试射策,中甲科补郎,中乙科补掌故。”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使苏秦、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,曾不得掌故,安得望侍郎乎。”见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功勋

    参见“功勋制度”。太平天国勋位名。见“勋位(1)”。

  • 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,五卫之一。秩正三品。掌汉军万户。置营于白雁口(今河北信安北)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设职与下属机构同左、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。

  • 省掣验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产盐省份,商人有贩盐之特权者,运盐到埠头,由掣验局令其抽签,以定发售之先后,故有此名。

  • ①辅佐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 “以佐王治邦国。”②辅佐之人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 “有伯瑕以为佐。”③官名。(1) 战国秦置。秩斗食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秦律杂抄》: “吏自佐、史以上负从马、守书私

  • 法曹掾属

    官名。见“公府法曹”。

  • 通署三十六曹

    北魏所设总揽尚书省诸曹政务的一种名义。《魏书·崔玄伯传》: “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,玄伯通署三十六曹,如令、仆统事,深为太祖所任。”

  • 履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履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瞽师

    官名。春秋置。掌乐官。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“侏儒瞽师,人之困慰者也,人主以备乐”。乐官、乐师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下》:“(建武十三年)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、郊庙乐器。”注:“瞽,无目之人也,为乐师,取其无所

  • 牧师菀令

    官名。西汉于河西六郡置牧师苑,设令主之,属太仆,各有三丞,职掌养马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置,属太仆,掌在边郡养牧马匹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又边郡六牧师菀令,各三丞。”师古注说:“《汉官仪》云,牧师诸

  • 奏折

    文书名。上行文。又称奏帖、折子。清朝中、后期高级职官向皇帝奏事时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文书。始行于康熙二、三十年代(或云创行于顺治时)。当时皇帝为准确了解下情,特命个别亲近臣僚用密折奏事,附于请安折内,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