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承旨

承旨

官名。①唐朝有翰林学士承旨,五代有殿前承旨、枢密院承旨,御史台、三司、閤门、客省承旨。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五年 (940)除翰林学士承旨外,殿前承旨改为殿直,枢密院承旨改为承宣,御史台、三司、閤门、客省承旨别定其名。宋朝有枢密院都承旨、副都承旨、翰林学士承旨等。详见各条。②唐朝内官,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置五员,正五品,位同才人; 咸亨二年 (671) 废。③西夏中书、枢密、内宿司、磨堪司、功德司等置,位各司正、副职之下。


官名。1、翰林学士承旨,属翰林院,位在诸学士之上。唐宪宗元和元年命郑絪为翰林学士承旨,凡是大诰令、大废置、重要政事等,都得专对。宋元两朝都沿用此制;明朝废。

2、枢密院承旨,属枢密院。五代设枢密院承旨和枢密院副承旨,以各卫将军担任。宋承袭五代官制,除设枢密院承旨、副承旨外,而有时又增置枢密院都承旨、枢密院副都承旨;掌管承宣旨命,通领院务。参看唐朝元稹《长庆集·翰林承旨学士记》、李肇《翰林志》、宋朝孙逢吉《职官分纪·都承旨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·枢密院都副承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府局直长

    官名。隋朝门下省御府局次官,置四员,从七品上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尚衣直长,隶殿内省。

  • 镇远将军

    官名。新莽置,因事而设,事迄即罢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刘备置,权任很重。晋朝省置无常。十六国后秦亦置。南朝梁置,为将军名号,专施用于境外,品班拟车骑将军,相当于武职中最高的一班。北魏孝文帝

  • 青宫

    即东宫、太子宫,也叫春宫。东方色为青,故称太子宫为青宫。《初学记》:“青宫,一名春官,太子居之。”

  • 刀剑备身副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属领左右府,佐刀剑备身正都督统领刀剑备身五职、刀剑备身等,负责侍卫皇帝左右。从五品上。

  • 将作寺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诸营建土木工程。设将作大匠为长官,有丞四员,又置功曹、主簿、录事等属吏。若有营作,设将、副将、长史、司马等官,辖诸军主、军副,幢主、幢副等。隋初沿置,丞、主簿、录事各置二员,领左、右

  • 监医正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详“法部监医正”。

  • 西火氏

    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炎帝”。

  • 都商税务

    见“都商税院”。

  • 经理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盐务稽核分所的主官,其副职为洋员,称为协理,掌握实权。参见“盐务稽核所”。

  • 掌卫事冠军使

    见“冠军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