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右光禄大夫

左右光禄大夫

官名。北宋哲宗元祐三年 (1088),分光禄大夫为左、右两阶,皆为正三品寄禄官。徽宗大观二年 (1108) ,改左光禄大夫为宣奉大夫、右光禄大夫为正奉大夫。


(1)官名。晋初置左右光禄大夫,其地位在光禄大夫之上。南朝沿袭其制。晋左右光禄大夫若开府,则为位从公;梁陈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加同三公。北魏北齐左右光禄大夫与左右金紫光禄大夫、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同设,北齐以声望素著而闲散者任此职。(2)文阶官名。北周以左右光禄大夫与左右金紫光禄大夫、左右银青光禄大夫均为文阶官,左右光禄大夫均为正八命,地位在金紫与银青光禄大夫之上。隋为正二品,炀帝时降右光禄大夫为从二品。唐以后惟置左右金紫与银青光禄大夫,无左右光禄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田赋管理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财政部。主管田赋改征实物后的行政事务。它一方面办理原由财政部主办的土地陈报,一方面则与地政署举办各种地税(地价税及土地增值税)。在各省市县设有田赋管理处办理此项事务。

  • 汤官

    官名,两汉皆置,属少府,掌酒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:“属官有尚书、符节、太医、太官、汤官……十六官令丞。”注:“师古曰:汤官主饼饵。”案:“饼饵非汤,疑误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太官令一

  • 近侍局提点

    官名。金置,为近侍局的主官。见“近侍局”。

  • 熟券军

    宋元军名。南宋时驻在兵营和内地的军士均发给口券,称为熟券,用以领取军饷。因称领取熟券的军队为熟券军。元至元十年(公元1273年)驻守襄阳的熟券军与生券军同时降元,成为新附军的主要组成部分。后多数熟券军

  • 五京乡丁

    辽五京州县之兵。辽制,五京州县汉民民户丁壮籍为乡兵。因乡丁系辽国农民,故不常征战。各地乡丁员额,据《辽史·兵卫志下》记载,上京临潢府有丁十六万七千二百;东京辽阳府统县六,有丁四万一千四百;南京析津府统

  • 济州路转运司

    地方官署名。金朝置。掌本路税赋钱谷、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之制。设于济州路。原称上京路都转运司,海陵王天德四年 (1151) 改名。设转运使领司故,秩正三品。下设同知转运使、副转运使等官。世宗大定二十九年

  • 典农官

    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理城内田地。员额及官阶不详。

  • 玄武大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。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张步传》:“以弟弘为卫将军,弘弟蓝玄武大将军,蓝弟寿高密太守。”

  • 磬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磨制石磬类乐器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“磬氏为磬。”官名,周置,掌选磬。《周礼·冬官》:“磬氏为磬。”

  • 武锐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九班,普通六年(525)列为十武将军之一,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。陈改为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