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少正

少正

官名。① 一说为官之副职。《尚书·周书·酒诰》:“厥诰毖庶邦庶士,越少正、御事,朝夕曰祀兹酒。”《蔡传》: “少正,官之副贰也。”一说对大正而言的官名。春秋时鲁、郑等国置。《左传· 襄公二十二年》: “晋人征朝于郑。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。”杜预注: “少正,郑卿官也。”杨伯峻注: “少正,对大正而言,即亚卿也。公孙侨即子产,十九年《传》子产为卿,位次第三而亚于听政。”②唐朝渤海国中正台属官,置一人。中正台大中正,比御史大夫。


官名,为诸侯的卿,位在主管事务的“”之下(为其副)。《尚书·酒诰》:“越少正御事。”清孙星衍《尚书今古文注疏》:“少正者,正人之副。郑有少正公孙侨(子产),鲁有少正卯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晋人徵朝于郑,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。”注:“少正,郑卿官也,公孙侨,子产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斜谷监副监

    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统斜谷监副长官,置一人,从七品下。

  • 库伦办事大臣

    官名。清代在库伦地方设办事大臣与帮办大臣各一人(内一人由蒙古王公、台吉兼任),掌外蒙古地方对外贸易事务,属官有印务处印房章京、笔帖式及效力行走的蒙古笔齐业郎等;还有理刑司员、管理商民事务司员。此外,分

  • 太君

    封号名。唐朝外命妇之制: 四品官母、妻为郡君、五品官母、妻为县君,其母邑号皆加太字,称郡太君、县太君。宋朝沿制,群臣母封号仍有郡太君、县太君。

  • 郎官

    官名,其义同“郎”,秦汉郎中令所属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都是郎官。除议郎外,凡郎官皆掌持戟值班,宿卫诸殿门,出充车骑或侍从左右。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永元元年春三月甲辰,初令郎

  • 监运太中大夫

    官名。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“晋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五月,武帝遣监运太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修治河滩。”

  • 赞礼

    官名。为赞礼郎的简称。清代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先声》:“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,爵位不尊,姓名可隐。”详“赞礼郎”条。

  • 大囿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管苑囿禽兽等事务,以大囿丞为长官,属司农寺钩盾署。

  • 治礼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,后改典命为大司礼,遂隶大司礼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礼为礼部,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,员一人。下设治礼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

  • 宿直将军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宿直司”。

  • 司元

    官署名。即户部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户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