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人监
官名。三国魏及晋皆置,位七品。专任宦者。
官名。三国魏及晋皆置,位七品。专任宦者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禁杀戮下士二人,掌禁止民人互相伤害凶杀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禁杀戮中士,正二命;禁杀戮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。
官名。南朝尚书省诸曹郎之一。
官名。北宋开封府属官,员四人,掌刑狱讼诉。
官名。明朝巡抚兼理军务之职。其地原设有总兵官,则称赞理军务。
又称左学。相传为唐虞时所置的初级教育机构,低于上庠。相当于周朝的“小学”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,养庶老于下庠。”郑玄注:“下庠,小学也。”
明清时南省人应北闱试(即顺天乡试),中第二名者特称之为南元。因顺天乡试例以直隶本籍人为第一名,若南省人的等第实际上居最前列,也只能是第二名。因此第二名也称为元。
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。宿卫司官员,在总宿卫事下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北王府,员额一百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乐”。
官名合称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置,为秘书省司天台所置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正之副,各一员,正六品上。官名。见“五官正”。
①周朝一军主帅别称。《周礼·夏官·序官》:“凡制军,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王六军,大国三军,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。军将皆命卿。”② 官名。统兵武职。(1) 北魏置。《魏书·周观传》: “初为三郎,迁军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