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实业部

实业部

官署名。民国十九年合并工商、农矿二部而成立实业部,属国民政府行政院,掌全国实业行政事宜。其官有部长一人,常务次长、政务次长各一人。下设林垦署及总务、农业、渔牧、工业、商业、矿业、劳工七司。


官署名。清末有农工商部,南京临时改府改设实业部,管理农、工、商、矿、渔、林、牧、猪及度量衡事务,监督所辖各官署。部内分设农政、工政、商政、矿政四司。以总长、次长为正副长官;下设参事二至四人,秘书长一人;各司司长一人,科长、科员若干人。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分实业部置农林、工商两部,次年又合并为农商部。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北京军政府又分置农工,实业两部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沿置农工、实业两部,直隶国民政府。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十二月在行政院置农矿、工商两部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十一月,复合并为实业部。部内分置林垦署,总务、农业、工业、商业、渔牧、矿业、劳工七司与统计长办公处。设部长一人,综理部务;政务次长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辅助部长处理部务;参事数人,撰拟审核本部的法案命令;秘书若干人,分掌部务会议及长官交办事项;署长一人,司长七人,统计长一人,分理各署司处事务;科长、科员若干人,承长官之命分理各科事务;又有技监、技正、技士分理各项事务。部属机关有各委员会:专门委员会、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、劳动年鉴编纂委员会、诉愿审理委员会、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、国营基本工业工厂设计委员会等二十九个委员会;各局:商标局、全国度量衡局、国际贸易局、上海商品检验局、中央模范林区管理局等十二个局;各场:中央种畜场、山东林业试验场、武昌棉业试验场等十个场;各处:开滦矿务督办处,中央机器制造厂筹备处、硫酸铔厂筹备委员会办事处等七个处;各所:地质调查所、矿业指导所等四个所;各馆:国货陈列馆、北平国货陈列馆等两个馆。民国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实业部裁撤,与建设委员会合并成立“经济部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始置,为侍卫亲军马军统兵长官。宋朝沿置,一员,掌禁军马军诸指挥名籍,凡统制、训练、番卫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,皆总其政令,为三衙长官之一,地位颇重,俗称马帅。徽宗政和四年(1114)定其品序在正

  • 右外兵曹

    官署名。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西晋分外兵曹置,与左外兵曹并掌京畿以外各地军队政令军务、属五兵尚书。设郎 (郎中)。东晋、南朝省并“外兵曹”。北魏复置,与外兵、左外兵曹并属七兵尚书。北齐沿置属五兵尚书,掌河

  • 六案

    官署合称。宋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令开封府所辖开封、祥符两县置士、户、仪、兵、刑、工六案。大观二年(1108),令天下诸县皆仿此置六案。宣和四年(1122)大宗正司亦置。南宋又于临安府置。依案名分

  • 乐府令

    官名。西汉属少府,有丞。主宗庙祭祀之乐。惠帝时有乐府令夏侯宽,然《汉书·礼乐志》谓武帝定郊祀之礼,乃立乐府。所辖乐人众多。哀帝初有器乐、歌舞演员等八百二十九人。哀帝罢乐府,其中三百八十八人改属太乐令。

  • 书画局都监

    官名。金置,见“书画局”。

  • 审计处总办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审计处的长官。见“审计处”。

  • 六相

    黄帝时的六个大臣:蚩尤、大常、奢龙、祝融、大封、后土,六人分掌天地四方。见《管子·五行》。

  • 邮传部左右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末置,左右各一人,为邮传部的副长官。见“邮传部”。

  • 梯里已

    官名。辽置,即惕隐。见“大惕隐司”。

  • 秩官

    常设的官职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 “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,为民蠹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