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官帅将

官帅将

武官名,战国时期赵国置,掌征伐或驻守。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赵封冯亭为华阳君,与赵将括距秦,战死于长平。宗族由是分散,或留潞,或在赵。在赵者为官帅将。”注:“师古曰:(帅)字或作‘师’,其义两通。”


武官名。战国时赵国设置。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冯奉世字子明,上党潞人也,徙杜陵。其先冯亭,为韩上党守。秦攻上党, 绝大行道, 韩不能守,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。赵封冯亭为华阳君,与赵将括拒秦,战死于长平,宗族繇是分散,或留潞,或在赵。在赵者为官帅将,官帅将子为代相。”。颜师古注:“帅音所类反,字或作师,其义两通。”根据冯传所载看来,官帅将可能是冯亭之子以父荫为将而得的官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司使

    ①官名合称。唐朝审理重大案件,刑部尚书或侍郎、御史中丞、大理卿为大三司使,刑部郎官、侍御史、大理评事或司直为小三司使; 唐朝太子监国,詹事、左庶子、右庶子为三司使。②官名。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930

  • 监市掾

    官名,汉置,为郡县佐吏,掌市政治安、校定度量衡及物价等。后世多沿置,隋以后无。

  • 御者监

    官署名,东汉后期置,掌侍从小吏勤杂人员。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》:“章和以下,中官稍广,加尝药、太官、御者、钩盾、尚方、考工、别作监,皆六百石,宦者为之。”

  • 信部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右六司之一,置卿一人,又有郎中、员外。

  • 正侍大夫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重定内侍官名,改延福宫使置,正五品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延福宫使为正侍大夫,秩正五品。

  • 宗人府黄档房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宗人府所属机构。掌登记黄册(宗室档案)、红册(觉罗档案),并负责翻译成汉文,交府堂汉主事载入汉文档案。设司官、笔帖式等,无定额,由府堂官派充。宗人府内部机构。清置,设司官与笔帖式,由宗人府

  • 熙明阁直学士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1101),改显谟阁直学士置,旋复旧名。参见“显谟阁直学士”。

  • 二十四衙门

    明朝内府衙门的总称,计有十二监、四司、八局,共二十四衙门。十二监为司礼监、御用监、御马监、司设监、尚宝监、神宫监、尚膳监、尚衣监、印绶监、直殿监、都知监。四司为惜薪司、宝钞司、钟鼓司、混堂司。八局为兵

  • ①周朝称来朝见的诸侯国君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 “大宾客,令野修道委积。”贾公彦疏: “案《大行人》: “诸侯朝称宾。”②官名。掌迎送宾客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 “(箕子曰)八政: 一曰食、二曰

  • 常平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常平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