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孝悌力田

孝悌力田

始见于西汉惠帝四年 (前191)。高后元年 (前187),令郡置孝悌力田一人。文帝十二年(前168)又计户口数增置其员,以奖励有孝悌德行及力务农本者,为民表率。被举为孝悌力田者得免除徭役,时有赏赐,一般不担任官职。据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李贤注,孝悌、力田皆乡官名。此可备一说。明洪武 (1368—1398) 中定为荐举科目,以孝弟之名被推荐者则可授官。


察举科目之一。实行于汉初,用以劝导风化。《汉书·惠帝纪》记惠帝四年(公元前191年)“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(免除其本身徭役)。”又《高后纪》记高后元年(公元前187年)“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。”颜师古注:“特置孝弟力田而尊其秩,欲以劝励天下,令各敦行务本。”至文帝时按户口之多少而增广其员额,与“三老”共同成为郡县中的乡官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记文帝十六年(公元前164年)“以户口率置三老、孝悌力田常员,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。”颜师古注:“计户口数以率之,增置其员,广教化也。”至东汉犹以孝悌力田为乡官,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记元和二年(公元85年)下诏说:“三老, 尊年也。孝悌,淑行也。力田,勤劳也。国家甚休之。其赐帛人一匹,勉率农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正寺主簿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年(511)始置,为七班。陈因之,北齐同。隋朝置二人。唐初沿置,员一人,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增置一人,从七品上,负责掌印及勾检稽失。北宋前期,置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神宗元丰

  • 大人

    ①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。汉魏南北朝时的匈奴、乌丸、鲜卑及稍后的契丹等少数民族首领皆有此称。多由推举产生,任期有一定限制。《魏书》:“(乌丸)常推募勇健能理决斗讼相侵犯者为大人,邑落各有小帅,不世继也。”

  • 护军

    官名。① 军中监督官。秦朝已置。《史记·蒙恬列传》: “使者以蒙恬属吏,更置。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。”陈胜起义后,以武臣为将军,邵骚为护军,张耳、陈馀为左右校尉,予卒三千人,北略赵地。刘邦曾以陈平为护

  • 乌丸校尉

    参见“护乌丸校尉”。

  • 典幄署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掌太子供帐,隶詹事院、储政院。置令、丞各二员。

  • 判客省事

    官名。宋置。见“客省”。

  • 久赞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与坦绰、布燮同谓清平官,决国事轻重,犹唐朝之宰相。

  • 步军司狱

    监狱名。宋置,由侍卫亲军步军司主管,拘禁该司所属犯罪军官与士兵。

  • 《周礼》地方行政区划名。一百家为一酂。《周礼地官·遂人》: “五家为邻、五邻为里,四里为酂”。

  • 京师兼理司法行政长官

    秦汉兼理司法的京师行政长官,在秦为内史与咸阳令,西汉为京兆尹与长安令,东汉为河南尹与洛阳令。此后历代例由京尹、京县令兼理京师司法审判工作。宋代规定京师开封府与大理寺同为中央审判机构,故宋代开封府的长官